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研究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19页
 §1.1 论文选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4页
 §1.2 两个构造带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4-16页
     ·油气勘探现状第14-15页
     ·存在问题第15-16页
 §1.3 研究区油气成藏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两个构造带地质特征第19-36页
 §2.1 两个构造带地理和构造位置第19-20页
 §2.2 麦盖提斜坡构造演化第20-22页
 §2.3 两个构造带地层和沉积特征第22-30页
     ·区域地层特征第22-29页
     ·地层沉积特征第29-30页
 §2.4 两个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第30-36页
     ·巴什托构造带第30-32页
     ·玛南构造带第32-34页
     ·玛南构造带与巴什托构造带演化差异比较第34-36页
第三章 两个构造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第36-62页
 §3.1 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原油地化特征第36-52页
     ·原油物理特征第36-38页
     ·碳同位素第38-39页
     ·原油轻烃组成第39-41页
     ·生物标志化合物第41-49页
     ·原油金刚烷化合物第49-52页
 §3.2 主力烃源岩及演化特征第52-59页
     ·主力烃源岩第52-59页
     ·烃源岩成烃演化特征第59页
 §3.3 两个造带原油及烃源岩地球化学差异性特征第59-62页
第四章 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时期第62-141页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序次观察第63-73页
     ·巴什托构造带第63-69页
     ·玛南构造带第69-73页
 §4.2 有机包裹体荧光及光谱特征第73-104页
     ·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观察第73-83页
     ·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红绿熵第83-102页
     ·油包裹体成熟度及其充注幕次划分第102-104页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第104-121页
     ·巴什托构造带第105-114页
     ·玛南构造带第114-121页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差异性第121页
 §4.4 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和成藏时期确定第121-126页
     ·概述第121-122页
     ·油气充注年龄求取和成藏时期确定第122-126页
 §4.5 流体包裹体模拟地层压力第126-141页
     ·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方法及原理第126-128页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操作步骤第128-141页
第五章 两个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第141-167页
 §5.1 油气运移方向判识第141-151页
     ·各充注幕次成藏贡献初步评价第141-145页
     ·油气运移路径追踪第145-151页
 §5.2 两个构造带成藏特征分析第151-157页
     ·巴什托构造带第151-155页
     ·玛南构造带第155-157页
 §5.3 巴什托与玛南构造带成藏差异性特征比较第157-158页
 §5.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第158-167页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第158-164页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第164-167页
第六章 结论及思考第167-170页
致谢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琼东南盆地泄压带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研究
下一篇:珠江口盆地珠—坳陷油气富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