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森林承载力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言 | 第8-22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森林承载力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 ·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 第9-12页 |
| ·森林承载力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6-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2-31页 |
| ·自然条件 | 第22-24页 |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 ·气候 | 第22-23页 |
| ·土壤地质 | 第23页 |
| ·植被 | 第23-24页 |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 ·经济、人口发展状况 | 第24页 |
| ·环境污染情况 | 第24-25页 |
| ·森林资源条件 | 第25-31页 |
| ·森林资源现状 | 第25-26页 |
| ·乔木林面积与蓄积 | 第26-28页 |
| ·森林资源特点 | 第28-29页 |
| ·林地的动态变化情况 | 第29-31页 |
| 3 森林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 ·森林承载力的定义与特点 | 第31-33页 |
| ·森林承载力的定义 | 第31-32页 |
| ·森林承载力的特点 | 第32-33页 |
| ·影响森林承载力的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 ·森林的结构因素 | 第33页 |
| ·森林的生态因素 | 第33页 |
| ·森林的经济发展因素 | 第33-34页 |
| ·森林的社会发展因素 | 第34-35页 |
| 4 森林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44页 |
|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5页 |
| ·时空尺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 ·时间尺度 | 第35页 |
| ·空间尺度 | 第35-36页 |
| ·森林承载力评价方法以及指标体系设计 | 第36-44页 |
| ·指标的筛选 | 第36-37页 |
| ·评价指标的体系框架 | 第37-38页 |
| ·参考值的选取 | 第38-44页 |
| 5 南昌市森林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第44-51页 |
| ·森林承载力评价方法 | 第44-49页 |
| ·评价判别依据 | 第44页 |
| ·指标权重计算 | 第44-47页 |
| ·综合指数的计算 | 第47-49页 |
| ·南昌市森林承载力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 6 提高南昌市森林承载能力的对策 | 第51-54页 |
| ·提高南昌市森林结构承载力的对策 | 第51-52页 |
| ·提高南昌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 | 第52页 |
| ·提高南昌市森林经济发展承载力的对策 | 第52-53页 |
| ·提高南昌市森林社会发展承载力的对策 | 第53-54页 |
| 7 结论和展望 | 第54-56页 |
|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