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Ru(bpy)32+-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29页
   ·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第10-12页
     ·离子湮灭电化学发光机理第10页
     ·共反应物电化学发光机理第10-12页
   ·新材料用于联吡啶钌固定化的研究第12-27页
     ·离子交换聚合物第13-14页
     ·Ru(bpy)_3~(2+)-聚合物第14-15页
     ·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第15页
     ·磁性纳米粒子第15-16页
     ·其它材料第16-17页
     ·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或纳米粒子第17-27页
   ·展望第27-28页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基本思路第28-29页
第2章 纳米孔结构Ru(bpy)_3~(2+)-SiO_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特性研究第29-41页
   ·引言第29-30页
   ·实验部分第30-31页
     ·试剂第30页
     ·仪器第30-31页
     ·构建多孔Ru-DSNPs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制备多孔Ru-DSNPs第31-33页
     ·多孔Ru-DSNPs内纳米孔传质特性研究第33-34页
     ·多孔Ru-DSNPs在电极表面的固定第34-36页
     ·Ru-DSNPs和多孔Ru-DSNPs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性能的研究第36-38页
     ·Ru-DSNPs和多孔Ru-DSNPs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灵敏度研究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Ru(bpy)_3~(2+)-SiO_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Cu~(2+)的研究第41-55页
   ·引言第41-42页
   ·实验部分第42-43页
     ·试剂第42页
     ·仪器第42页
     ·Ru-DSNPs的合成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Cu(Tris)_4~(2+)配合物的生成第43-44页
     ·配合物Cu(Tris)_4~(2+)的电活性研究第44-46页
     ·配合物Cu(Tris)_4~(2+)的电化学发光性质研究第46-48页
     ·可能的电化学发光机理研究第48-50页
     ·最佳条件的选择第50-51页
     ·Ru-DSNPs修饰电极用于Cu~(2+)检测的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的地理分布
下一篇:ZnO纳米片网络结构和Ge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其气敏和场发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