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气候变暖对我国东北早熟玉米区品种演化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前言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6页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第16-18页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概况第16-17页
     ·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现状第17-18页
   ·本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试验材料第20-21页
     ·试验试点基本介绍第20页
     ·对照品种基本介绍第20-21页
   ·气象数据来源第21-22页
   ·试验方法第22-23页
     ·生育期基本概念第22页
     ·变异系数第22页
     ·相关分析第22页
     ·品种区域试验第22页
     ·测量指标第22-23页
   ·数据处理第23-24页
第三章 多年多点品种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第24-26页
   ·试验材料第24-25页
   ·各变异分量对产量变化的贡献第25-26页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早熟春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第26-33页
   ·对照品种所需活动积温和全生育期的变化第26-28页
     ·对照品种在各省(区)生育期的变化第27页
     ·对照品种在各试点生育期的变化第27-28页
   ·对照品种营养生长期和花粒期的变化第28-33页
     ·对照品种营养生长期、花粒期与其相应的活动积温的相关性分析第28页
     ·对照品种营养生长期、花粒期以及相应活动积温的变化趋势第28-30页
     ·对照品种营养生长期和花粒期在各试点的变化第30-33页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早熟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3-37页
   ·对照品种产量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分析第33-35页
     ·对照品种产量在各省(区)的变化第33-34页
     ·对照品种产量在各试点的变化第34-35页
   ·对照品种农艺性状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对照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变化第36-37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37-42页
   ·讨论第37-40页
     ·区域试验中各变异分量对产量的关系第37页
     ·对照品种所需活动积温与生育期的关系第37-38页
     ·对照品种营养生长期和花粒期的变化及与其相应的活动积温的关系第38-39页
     ·对照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年平均气温的关系第39-40页
     ·对照品种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第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发育稳定性及重要农艺性状与春化光周期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小麦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及其遗传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