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概述 | 第9页 |
·动态子结构法的早期研究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模态综合法 | 第10-11页 |
·界面位移综合法 | 第11-12页 |
·迁移子结构法 | 第12-13页 |
·模型降阶法 | 第13页 |
·无砟轨道在桥梁结构的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 第15-16页 |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 | 第16-17页 |
·板式轨道 | 第17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18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结构振动分析理论及运动方程建立 | 第19-34页 |
·多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及动特性 | 第19-21页 |
·多自由度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19-20页 |
·多自由度体系的动特性 | 第20-21页 |
·结构振动分析的有限元法基础理论 | 第21-24页 |
·动力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要素 | 第22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22-24页 |
·空间结构振动分析 | 第24-28页 |
·空间梁单元的特性矩阵 | 第24-28页 |
·单元等效节点力 | 第28页 |
·结构动力反应数值求解方法 | 第28-33页 |
·直接积分法 | 第29-30页 |
·Newmark-β法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G uy a n 静力凝聚法的理论及结构分析的应用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G u ya n 静力凝聚法 | 第34-38页 |
·G u ya n 静力凝聚法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矩阵缩减技术 | 第37页 |
·人工选择主自由度的准则 | 第37-38页 |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分析 | 第38-47页 |
·弹簧—阻尼器单元 | 第38-39页 |
·无砟轨道的特点 | 第39-40页 |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单元描述 | 第40-41页 |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长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分析计算 | 第44-47页 |
·动力凝聚法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超级单元法 | 第50-74页 |
·超级单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50-54页 |
·界面位移综合法的单元转换矩阵 | 第50-51页 |
·超级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51-52页 |
·超级单元有限元列式 | 第52-53页 |
·超级单元的计算流程 | 第53-54页 |
·基于MATRIX50超级单元法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54-63页 |
·MATRIX50单元简介 | 第54-56页 |
·瞬态动力学分析对比 | 第56-63页 |
·基于MATRIX27超级单元法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63-73页 |
·轨枕超级单元K、M和C矩阵的推导 | 第63-66页 |
·MATRIX27单元简介 | 第66-67页 |
·瞬态动力学分析对比 | 第67-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A | 第80-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