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斜拉桥损伤识别的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0页
   ·结构损伤识别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第8-16页
     ·外观目测法和基于仪器设备的局部损伤识别方法第9页
     ·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9-11页
     ·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11-16页
   ·损伤识别的模型试验研究第16-18页
     ·模型试验概述第16-17页
     ·模型试验研究现状第17-18页
   ·结构损伤识别仍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模型相似理论与设计制作第20-34页
   ·引言第20页
   ·结构理想模型相似理论分析第20-24页
     ·结构理想静力模型相似关系第21-22页
     ·结构理想动力模型相似关系第22-24页
   ·结构实际模型(简化模型)相似理论分析第24-25页
   ·工程概况与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25-32页
     ·工程概况第25-26页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26-32页
   ·模型的安装步骤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斜拉桥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的技术准备第34-57页
   ·引言第34页
   ·斜拉桥模型的索力优化第34-37页
     ·基于应变值的索力控制方法第34-35页
     ·基于影响矩阵的索力优化方法第35-37页
   ·斜拉桥模型损伤识别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第37-39页
   ·斜拉桥损伤识别模型的修正调试第39-49页
     ·测试采用主要仪器第40-41页
     ·振动测试的步骤与流程第41页
     ·模型动力测试结果分析第41-49页
   ·金塘大桥模型的有限元验证第49-54页
   ·斜拉桥损伤识别模型试验工况设计第54-56页
     ·主梁顶板损伤工况第55页
     ·主梁底板损伤工况第55页
     ·主梁和底板同时损伤时工况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斜拉桥模型的损伤定位识别第57-69页
   ·引言第57页
   ·基于模态的柔度曲率矩阵原理第57-60页
   ·斜拉桥单一损伤的定位识别第60-64页
     ·基于结构柔度曲率的单一损伤定位识别第60-62页
     ·基于结构柔度曲率差的单一损伤定位识别第62-63页
     ·基于结构柔度曲率变异系数的单一损伤定位识别第63-64页
   ·斜拉桥多处损伤的定位识别第64-68页
     ·基于结构柔度曲率差的多处损伤定位识别第65-66页
     ·基于结构柔度曲率变异系数的多处损伤定位识别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斜拉桥局部损伤识别及模态阶数影响第69-75页
   ·引言第69页
   ·斜拉桥主梁局部损伤的识别第69-71页
   ·模态阶数对于模态柔度曲率突变系数的影响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76页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子结构法在桥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产业化住宅部品在重庆市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