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程序选择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问题的缘起及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及实证调研的说明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实证调研的说明 | 第9-11页 |
第1章 陪审程序选择权概述 | 第11-15页 |
·陪审程序选择权的内涵 | 第11-12页 |
·陪审程序选择权的主体 | 第12-13页 |
·陪审程序选择权的内容 | 第13-15页 |
·选择案件是否适用陪审的权利 | 第13-14页 |
·陪审案件中选择相关程序性事项的权利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陪审程序启动现状 | 第15-28页 |
·我国陪审启动的立法现状 | 第15-19页 |
·“二元发动机制”的立法 | 第15-17页 |
·对我国陪审启动立法现状的评析 | 第17-19页 |
·我国陪审启动的司法实践现状 | 第19-26页 |
·司法实践中的“二元发动机制” | 第19-21页 |
·法院自行决定适用陪审之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当事人对陪审制度的认知情况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陪审员选择现状 | 第28-33页 |
·人民陪审员的确定——随机抽取 | 第28-31页 |
·人民陪审员的排除——回避制度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陪审程序选择权的完善路径 | 第33-40页 |
·完善陪审程序选择权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36页 |
·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 | 第33-34页 |
·是陪审制度的内在需求 | 第34-35页 |
·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切入点 | 第35-36页 |
·是提升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 第36页 |
·陪审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建议 | 第36-38页 |
·赋予当事人完整的陪审启动权 | 第36-37页 |
·赋予当事人充分的陪审员选择权 | 第37-38页 |
·完善陪审程序选择权的配套措施 | 第38-40页 |
·明确法院的释明义务 | 第38页 |
·明确陪审程序选择权的适用例外 | 第38-39页 |
·确立程序性制裁机制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