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隐名股东股东资格的认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隐名股东概述第9-13页
 一、 隐名股东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第9-10页
 二、 隐名股东的成因及典型分类第10-13页
  (一) 隐名股东形成的原因第10-11页
  (二) 隐名股东的分类第11-13页
第二章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学说及基本原则第13-19页
 一、 我国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学说第13-16页
  (一) 实质说第13-14页
  (二) 形式说第14页
  (三) 折衷说第14-16页
 二、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原则第16-19页
  (一) 利益平衡原则第16-17页
  (二) 维护公司社团稳定性原则第17页
  (三) 私法自治原则第17-18页
  (四) 禁止规避法律原则第18页
  (五) 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原则第18-19页
第三章 关于隐名股东的中外立法分析第19-27页
 一、 国外关于隐名股东的立法规定第19-21页
  (一) 英美法系第19-20页
  (二) 大陆法系第20-21页
 二、 我国关于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第21-27页
  (一) 《公司法》的规定第21-22页
  (二) 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意见第22-23页
  (三) 《公司法解释三》关于隐名股东的规定及分析第23-25页
  (四) 《公司法解释三》存在的不足第25-27页
第四章 隐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的多元思考第27-34页
 一、 对《公司法解释三》的补充性建议第27-29页
  (一) 增加隐名股东实际行使股东权利时的规定第27页
  (二) 规范隐名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的行为第27-28页
  (三) 规定隐名股东对出资瑕疵承担连带责任第28-29页
 二、 隐名股东资格的具体认定第29-31页
  (一)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第29页
  (二) 隐名股东与公司及其他股东第29-31页
  (三) 隐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第31页
 三、 隐名股东防范风险的一些对策第31-34页
  (一) 审慎选择显名股东第32页
  (二) 签订严谨完善的隐名投资协议第32页
  (三) 实际参与公司管理第32页
  (四) 股权质押担保第32-33页
  (五) 排除显名股东的财产权第33页
  (六) 约定严厉违约责任第33页
  (七) 增强证据意识,保全相关证据第33-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欺诈行为的经济法规制
下一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