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6和长8油层组含油性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低渗特低渗岩性油藏含油性评价研究现状第9-11页
     ·存在的问题第11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1-14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4-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5-26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5-16页
   ·地层特征与划分第16-26页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第17-22页
     ·地层划分对比第22-26页
第三章 沉积微相分析第26-45页
   ·沉积物源分析第26-28页
     ·轻矿物组分特征第26-27页
     ·岩屑类型第27-28页
     ·重矿物组分第28页
   ·沉积相标志第28-32页
     ·颜色第28-29页
     ·沉积构造第29-31页
     ·古生物第31-32页
     ·测井曲线特征第32页
   ·沉积微相划分第32-45页
     ·单井沉积微相第36-38页
     ·沉积微相剖面第38-39页
     ·沉积微相平面分布与砂体展布第39-45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第45-73页
   ·岩石学特征第45-47页
   ·孔隙类型第47-50页
     ·残余粒间孔第48页
     ·溶蚀粒间孔第48-49页
     ·溶蚀粒内孔第49页
     ·晶间溶蚀孔第49页
     ·晶间微孔隙第49-50页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第50-68页
     ·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测井解释模型第50-62页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62-68页
   ·含油性特征第68-73页
     ·纵向上储层含油性特征第68-71页
     ·平面上储层含油性特征第71-73页
第五章 储层含油性评价技术第73-105页
   ·密闭取心第73-75页
   ·压汞实验分析第75-80页
     ·J函数计算平均毛管压力曲线第76-78页
     ·区间孔喉半径对渗透率的贡献值第78-80页
   ·相渗实验分析第80-82页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解释第82-101页
     ·关键井四性关系的研究第83-89页
     ·储层含油性测井评价第89-101页
   ·储层含油性综合评价第101-105页
     ·确定储层含油性下限值第101-102页
     ·储层含油性平面分布第102-105页
结论与认识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长油田西南部裂缝空间展布及古水流方向研究
下一篇:吕梁机场地基黄土湿陷性及微观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