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天南星中有效成分的筛选和药理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计算药理学概况 | 第10-16页 |
| ·药物研究开发概述 | 第10页 |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历史和现状 | 第10-11页 |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和分类 | 第11-13页 |
| ·分子对接方法 | 第12页 |
| ·从头设计方法 | 第12页 |
| ·组合化学方法 | 第12-13页 |
| ·合理药物设计 | 第13页 |
| ·设计方法小结 | 第13页 |
| ·虚拟筛选 | 第13-15页 |
| ·虚拟筛选的应用范畴 | 第13-14页 |
| ·虚拟筛选的一般过程 | 第14页 |
| ·虚拟筛选展望 | 第14-15页 |
| ·结语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药用植物天南星的介绍 | 第16-27页 |
| ·天南星植物药物简介 | 第16-18页 |
| ·天南星的化学成分 | 第18-24页 |
| ·天南星 | 第18页 |
| ·异叶南星 | 第18页 |
| ·东北天南星 | 第18-20页 |
| ·虎掌南星(掌夜半夏) | 第20-22页 |
| ·朝鲜天南星 | 第22-23页 |
| ·三叶南星 | 第23页 |
| ·普陀南星 | 第23页 |
| ·曲序南星 | 第23-24页 |
| ·天南星的医学作用及价值 | 第24-27页 |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24-25页 |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25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25页 |
| ·其它作用 | 第25页 |
| ·刺激和毒性作用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天南星有效成分的虚拟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 第27-42页 |
| ·分子对接原理与方法概述 | 第27-29页 |
| ·分子对接的原理 | 第27-28页 |
| ·分子对接的方法 | 第28页 |
| ·分子对接软件介绍 | 第28-29页 |
| ·Cerius~2中的对接筛选 | 第29-36页 |
| ·蛋白质靶标与小分子配体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 ·分子对接方法与实验 | 第31页 |
| ·分子对接打分及筛选 | 第31-33页 |
| ·分子配体打分及筛选 | 第33-34页 |
| ·分子对接结果讨论 | 第34-36页 |
| ·Auto Dock中的精细对接分析 | 第36-39页 |
| ·蛋白质靶标与小分子配体模型的预处理 | 第36页 |
| ·分子对接方法与实验 | 第36-39页 |
| ·分子对接结果及分析 | 第39页 |
| ·对接结果总结分析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活性成分糖苷化黄酮抗氧化机理研究 | 第42-53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 第42-43页 |
| ·计算软件和方法介绍 | 第43-45页 |
| ·计算软件MS软件和Dmol~3模块简介 | 第43-45页 |
| ·计算方法简介 | 第45页 |
| ·静态分子102号分子清除自由基能力 | 第45-48页 |
| ·动态分析102号分子消除自由基的能力 | 第48-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靶标蛋白质进化踪迹分析 | 第53-59页 |
| ·进化踪迹分析原理概述 | 第53页 |
| ·进化踪迹分析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进化踪迹分析序列比对结果 | 第54-57页 |
| ·进化树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 第64-66页 |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