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返销”中的价值改装及启示--以影片《木兰》与《功夫熊猫》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第一节 “文化返销”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第二章 文化返销:文化全球化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 第15-25页 |
| 第一节 背景 | 第15-18页 |
| 1、全球性文化竞争 | 第15-17页 |
| 2、跨文化传播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文化返销”与好莱坞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 第18-25页 |
| 1、制作方式——合拍与翻拍 | 第20-22页 |
| 2、内容改装——普适价值观诉求 | 第22-23页 |
| 3、销售策略——全球性营销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文化返销”中的价值改装 | 第25-50页 |
| 第一节 迪斯尼版《木兰》:对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 第25-38页 |
| 1、木兰故事的流变 | 第26-28页 |
| ·、河南虞城木兰传说 | 第26-27页 |
| ·、湖北黄陂木兰传说 | 第27页 |
| ·、安徽毫县木兰传说 | 第27页 |
| ·、陕西延安木兰传说 | 第27-28页 |
| ·、河北完县木兰传说 | 第28页 |
| 2、中国银屏上、戏曲中的木兰形象梳理 | 第28-30页 |
| ·、电影、电视剧 | 第29页 |
| ·、中国传统戏曲 | 第29-30页 |
| 3、迪斯尼版《木兰》 | 第30-38页 |
| ·、形象塑造:女性 | 第33-35页 |
| ·、思想表达:自我实现的美国梦 | 第35-36页 |
| ·、特点刻画:智慧 | 第36-38页 |
| 第二节 《功夫熊猫》:好莱坞的后现代影像 | 第38-46页 |
| 1、后现代的混搭拼贴 | 第39-42页 |
| ·、功夫 | 第39-40页 |
| ·、熊猫 | 第40-42页 |
| 2、影片中的中国元素 | 第42-46页 |
| ·、动画角色 | 第42-44页 |
| ·、故事场景 | 第44-45页 |
| ·、影片音乐 | 第45页 |
| ·、语言运用 | 第45-46页 |
| 第三节 同样的叙事模式:美国式成长英雄 | 第46-50页 |
| 1、成长模式:英雄不问出处 | 第46-48页 |
| 2、英雄本色:拯救世界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文化返销”中的启示 | 第50-54页 |
| 第一节 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传播 | 第50-52页 |
| 第二节 电影的民族性与“普适”策略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