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文中所引部分缩略语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42页 |
第一章 禽白血病综述 | 第14-32页 |
1 病原学 | 第14-19页 |
·病毒的分类 | 第14-15页 |
·病毒的结构 | 第15-17页 |
·禽白血病病毒的复制和培养 | 第17-18页 |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 第18-19页 |
·抗原变异 | 第19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9-20页 |
3 病理学 | 第20-23页 |
4 诊断 | 第23-28页 |
·病毒分离与鉴定 | 第23-24页 |
·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 | 第24-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二章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在肿瘤上的研究 | 第32-37页 |
1 微卫星 | 第32-34页 |
·微卫星的构成 | 第32-33页 |
·微卫星的特点 | 第33-34页 |
·微卫星DNA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第34页 |
2 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34-35页 |
·概念 | 第34-35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产生机制 | 第35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现类型 | 第35页 |
3 DNA错配修复系统及相关基因 | 第35-37页 |
·概念 | 第35-36页 |
·DNA错配修复系统相关基因 | 第36-37页 |
·错配修复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37-40页 |
·MSI的肿瘤发生机制 | 第37-38页 |
4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肿瘤上的研究 | 第38-40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人类肿瘤上的研究 | 第38-39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鸡肿瘤上的研究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42-82页 |
第三章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病毒感染 | 第42-52页 |
摘要 | 第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2 结果 | 第45-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试验样品的选择 | 第47页 |
·ELISA检测的有效性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四章 CEF感染ALV-J后2、3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 第52-82页 |
摘要 | 第52-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3-64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方法 | 第54-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75页 |
·部分微卫星位点的变性聚丙烯酰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64-69页 |
·不同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统计结果 | 第69-71页 |
·不同样品微卫星不稳定性统计结果 | 第71-72页 |
·发生MSI的位点的序列比对结果 | 第72-75页 |
3 讨论 | 第75-76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的原因 | 第75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率与位点有关 | 第75-76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 | 第76页 |
4 小结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