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陆地棉Prp19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分子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32页
 第一章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研究进展第14-20页
  1 棉花纤维的发育第14-15页
  2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研究进展第15-18页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机理的研究第15-16页
   ·棉花纤维与拟南芥表皮毛的联系第16-17页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7-18页
  3 影响棉花纤维分化和发育的因素第18-20页
 第二章 泛素连接酶研究进展第20-24页
  1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机理第20-21页
  2 泛素连接酶的种类第21-24页
   ·含HECT结构域的E3第22页
   ·含RING结构域的E3第22页
   ·含U-box结构域的E3第22-24页
 第三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第24-30页
  1 酵母双杂交系统第24-27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第24-25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优缺点第25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发展与改进第25-26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第26-27页
  2 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研究第27-30页
   ·Pull-down技术第27-28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第28页
   ·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第28-3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32-88页
 第四章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克隆与鉴定第32-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46页
   ·实验材料第32-35页
     ·植物材料第32页
     ·菌株、生化试剂与载体第32-33页
     ·PCR引物第33页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第33-34页
     ·RNA提取所需试剂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46页
     ·棉花胚珠总RNA的提取及纯化第35-36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3’RACE第36-39页
       ·3’RACE的cDNA第一链合成第36页
       ·内标扩增检测第36-37页
       ·目的基因的3'RACE第37页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电泳、回收第37-38页
       ·回收产物连接、转化及测序第38-39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5’RACE第39-41页
       ·5’RACE的cDNA第一链合成第39-40页
       ·目的基因的5’RACE第40-41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全长的克隆及质粒的提取第41-42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序列分析第42-43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第43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亚细胞定位第43-46页
       ·洋葱表皮瞬时表达载体的制备第43-45页
       ·基因枪转化第45-46页
  2 结果分析第46-57页
   ·棉花胚珠总RNA提取及反转录第46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RACE第46-54页
     ·RACE第一链合成的内标检测第46-47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RACE第47-48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全长的扩增第48-50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0-54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第54-56页
     ·棉花不同组织RNA的提取第54-55页
     ·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第55-56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基因GhMAC3的亚细胞定位第56-57页
     ·洋葱表皮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6页
     ·细胞定位分析第56-57页
  3 讨论与结论第57-60页
 第五章 棉花GhMAC3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酵母双杂交筛选第60-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7页
   ·材料第60-61页
     ·菌株、质粒及引物第60页
     ·常用药品第60-61页
     ·常用酵母培养基配制第61页
     ·棉花胚珠cDNA酵母文库第61页
   ·方法第61-67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GhMAC3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第61-63页
     ·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第63-64页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第63页
       ·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第63-64页
     ·诱饵毒性检测及自激活检测第64页
       ·毒性检测第64页
       ·自激活检测第64页
     ·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第64-65页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测序第65-67页
       ·酵母质粒的提取第65-66页
       ·阳性质粒的转化第66页
       ·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检测第66-67页
       ·阳性克隆比对分析第67页
  2 结果分析第67-71页
   ·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第67-68页
   ·诱饵蛋白的毒性及自激活检测第68-69页
     ·毒性检测第68页
     ·自激活检测第68-69页
   ·酵母双杂交阳性克隆的测序与验证第69页
   ·酵母双杂交阳性克隆的序列分析第69-71页
  3 讨论与结论第71-74页
 第六章 棉花GhMAC3转拟南芥植株的获得及性状鉴定第74-8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4-80页
   ·材料第74-75页
     ·菌株、载体、试剂和仪器第74-75页
     ·常用培养基及溶液第75页
     ·拟南芥种子第75页
   ·方法第75-80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GhMAC3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5-77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第77-78页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步骤第77页
       ·菌落PCR检测第77-78页
     ·拟南芥的种植第78-79页
       ·拟南芥无菌培养第78-79页
       ·拟南芥土壤直播种植第79页
     ·拟南芥的转化第79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第79-80页
       ·拟南芥的初筛第79页
       ·拟南芥初筛的验证第79-80页
     ·拟南芥的表型观察第80页
  2 结果第80-85页
   ·棉花泛素连接酶GhMAC3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0-81页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81-83页
   ·拟南芥表型观察第83-85页
  3 讨论与结论第85-88页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0页
附录第100-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入环境成本的化肥最经济投入量研究--基于江苏水稻种植化肥投入量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大豆脯氨酸转运体基因GmProT1和GmProT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