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论文--水生微生物学论文

南海北部沉积环境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海洋微生物概述第9-14页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第9-10页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第10-14页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应用价值的研究第14-18页
     ·抗肿瘤药物开发第14-16页
     ·抑菌活性物质第16页
     ·酶制剂的新来源第16-18页
     ·其他方面应用第18页
   ·海洋细菌分离方法第18-19页
     ·分离方法现状第18页
     ·问题和瓶颈第18-19页
   ·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南海北部沉积环境海洋细菌分离方法研究第21-32页
   ·材料和方法第21-25页
     ·样品来源第21页
     ·培养基第21-23页
     ·抑制剂的选择第23页
     ·分离方法第23-24页
     ·菌株鉴定第24-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1页
     ·28℃培养温度分离结果第25-27页
     ·4℃培养温度分离结果第27-28页
     ·两种培养温度分离结果比较第28-30页
     ·新物种的发现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南海北部沉积环境海洋细菌多样性研究第32-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样品信息第32页
     ·分离培养基第32页
     ·分离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16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第32页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6页
     ·菌株分离结果第33-36页
     ·菌株系统分布情况第36-39页
     ·潜在新分类单元的确定第39-43页
     ·菌株系统发育分析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第47-64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3页
     ·实验材料第47页
     ·形态学实验第47-48页
     ·生理生化实验第48-49页
     ·化学分类实验第49-52页
     ·分子分类第52-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3页
     ·分枝杆菌属新种Mycobacterium sediminis的确定第53-59页
     ·假诺卡氏菌新种Pseudonocardia sediminis的确定第59-61页
     ·其它潜在新种的分子特征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南海北部沉积环境可培养细菌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特性研究第64-70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材料来源第64页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64-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69页
     ·实验结果统计第65-68页
     ·活性菌株聚类分析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附录第77-7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卵白蛋白的干燥加热硒酸化及其性质和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嗜盐多孢放线菌YIM 90615次生代谢产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