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3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国外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论文的研究路线与主要内容 | 第28-33页 |
·研究路线 | 第28-30页 |
·主要内容 | 第30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30-33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一般分析框架 | 第33-48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经济基础 | 第33-40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33-38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制度基础 | 第38-40页 |
·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目标的因素 | 第40-45页 |
·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目标的内生因素 | 第41-43页 |
·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目标的外生因素 | 第43-45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机制及方式 | 第45-48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 | 第45-47页 |
·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 | 第47-48页 |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系概述 | 第48-78页 |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重新定义 | 第49-58页 |
·中国 1994 年的财政分权改革 | 第50-54页 |
·财政分权改革的结果 | 第54-56页 |
·地方政府的投资规模的变动趋势 | 第56-58页 |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现状 | 第58-64页 |
·基于中国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变化的分析 | 第58-62页 |
·基于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差异的分析 | 第62-64页 |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及效率比较 | 第64-78页 |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 | 第64-71页 |
·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效率比较 | 第71-78页 |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根源;融资平台的快速扩张与恶性膨胀 | 第78-95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 第78-81页 |
·1994 年-1997 年的稳定发展期 | 第78-79页 |
·1998 年-2008 年的扩张期 | 第79页 |
·2009 年至今的膨胀期 | 第79-81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 | 第81-84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正面功能 | 第81-82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面影响 | 第82-84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84-89页 |
·融资平台的系统性风险 | 第85-86页 |
·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风险 | 第86-88页 |
·融资平台的操作风险 | 第88-89页 |
·引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因素 | 第89-95页 |
·地方政府融资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因素 | 第89-90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过宽定位 | 第90-91页 |
·融资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第91-92页 |
·商业银行的借方市场地位 | 第92-95页 |
第5章 发达国家地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系的经验 | 第95-109页 |
·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分析 | 第95-100页 |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 第95-97页 |
·欧洲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 第97-98页 |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 第98-100页 |
·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管理分析 | 第100-105页 |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 | 第100-101页 |
·欧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 | 第101-104页 |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 | 第104-105页 |
·各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系比较与借鉴 | 第105-109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 第105-106页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106-109页 |
第6章 构成以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为核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系 | 第109-129页 |
·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现实可行性 | 第109-112页 |
·基于资金供给和投资需求的视角 | 第109-110页 |
·基于债务发行和统筹管理视角 | 第110-111页 |
·基于市场利率变动趋势的视角 | 第111页 |
·基于地方政府还款能力的视角 | 第111-112页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困境 | 第112-116页 |
·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政策困境 | 第112-113页 |
·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现实困境 | 第113-115页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宏观调控的负面效应 | 第115-116页 |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设计 | 第116-124页 |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制度 | 第120-123页 |
·地方政府债券的流通机制 | 第123-124页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试点的运行状况分析 | 第124-129页 |
·偿债能力的分析 | 第125-126页 |
·资金投放的分析 | 第126页 |
·与城投债的区别分析 | 第126-127页 |
·发行规模与发行利率的分析 | 第127页 |
·风险防控的分析 | 第127-129页 |
第7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 第129-146页 |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组织体系 | 第129-131页 |
·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预警组织体系选择 | 第129-130页 |
·地方政府融资管理部门的建立 | 第130-131页 |
·培养高素质人员服务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预警 | 第131页 |
·以法律制度性措施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 第131-133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131-132页 |
·地方人大监督地方政府的举债 | 第132页 |
·地方政府要建立自身的债务风险管理制度 | 第132-133页 |
·在政府评价中考察融资情况 | 第133页 |
·重视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信息披露 | 第133-135页 |
·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 | 第133-134页 |
·地方政府融资披露风险信息的形式和内容 | 第134-135页 |
·地方政府偿债基金制度的确立 | 第135-146页 |
·偿债基金的来源 | 第136-137页 |
·确定偿债基金规模 | 第137页 |
·地方政府融资风险预警结果的处理机制 | 第137-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5页 |
致谢 | 第155-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