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欧阳恒学术渊源及学术成就 | 第13-26页 |
1. 欧阳恒简介 | 第13-14页 |
·学术地位 | 第13页 |
·理论创新 | 第13页 |
·临床与科研 | 第13-14页 |
·人才培养 | 第14页 |
2. 欧阳恒学术渊源 | 第14-16页 |
3. 欧阳恒学术成就 | 第16-25页 |
·继承与创新的中医皮病诊疗思想 | 第17-18页 |
·中医特色之直观论治五法 | 第18-19页 |
·中西医结合论治皮肤病 | 第19-21页 |
·皮肤病单病种的中医治疗特色 | 第21-23页 |
·方药特色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欧阳恒“以皮治皮”论治硬皮病理论探源 | 第26-31页 |
1. 硬皮病中医文献 | 第26页 |
2. 中医象思维 | 第26页 |
3. 中医直观论治理论 | 第26-27页 |
4. 中药药象理论 | 第27页 |
5. 皮类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7-28页 |
6. 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理论的提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第三部分:欧阳恒临床治疗硬皮病经验总结 | 第31-37页 |
1. 皮类中药的临床运用 | 第31页 |
2. 欧阳恒治疗硬皮病验案精选 | 第31-34页 |
3. 软皮饮治疗硬皮病临床疗效观察 | 第34-35页 |
4. “软皮汤”类方汇集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四部分:系统性硬皮病中西医治疗进展 | 第37-48页 |
1. 古代文献对硬皮病因机证治的认识 | 第37-39页 |
·病因病机 | 第37-38页 |
·治疗 | 第38-39页 |
2. 现代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第39-41页 |
·辨证论治 | 第39-40页 |
·专方专药 | 第40-41页 |
·中医外治 | 第41页 |
·中医综合治疗 | 第41页 |
3. 西医治疗 | 第41-45页 |
·病因机理 | 第41-42页 |
·药物治疗 | 第42-44页 |
·其他治疗 | 第44-45页 |
·联合用药 | 第45页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五部分:“软皮汤”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第48-6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48-49页 |
·病例来源 | 第48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48-4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9-53页 |
·分组方法 | 第49-50页 |
·样本含量的估算 | 第50页 |
·治疗方法 | 第50页 |
·临床观察 | 第50-52页 |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52-5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一般资料 | 第53-54页 |
·两组间疗效比较 | 第54页 |
·两组间皮肤硬度积分、最大齿距、最大指距的比较 | 第54页 |
·两组间治疗前后TGF-β水平变化 | 第54-55页 |
·两组治疗前后IgG、IgA、IgM、C3、C4含量变化 | 第55页 |
4. 讨论 | 第55-59页 |
·硬皮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 第56-57页 |
·中医对SSc认识与治疗 | 第57页 |
·欧阳恒“以皮治皮法”论治SSc | 第57-58页 |
·研究的结果及意义 | 第58页 |
·研究的创新点、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