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法论文

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目录第15-20页
表目录第20-22页
图目录第22-25页
缩写词第25-27页
第一章 绪论第27-43页
   ·问题的提出第27-28页
   ·研究对象和范围第28-30页
   ·时与体概念第30-38页
     ·时范畴第31-34页
     ·体范畴第34-38页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38-41页
   ·本文的结构第41-43页
第二章 时和体研究综述第43-92页
   ·引言第43页
   ·时体的功能-类型研究第43-63页
     ·国外研究第43-60页
       ·语用和认知视角第43-47页
       ·语言类型学视角第47-52页
       ·体的理论系统建构第52-60页
     ·国内研究第60-63页
       ·汉语时体范畴的四种主要观点第60-62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62-63页
   ·时体的形式语义研究第63-69页
   ·ERS 时间理论研究第69-89页
     ·Comrie 的三分时理论第70-71页
     ·Declerck 的时结构描写理论第71-74页
     ·Hornstein 的推导时结构模型第74-83页
       ·推导时结构与限制条件第74-76页
       ·扩展的基本时结构与存在问题第76-80页
       ·CDTS 的局限性第80-83页
     ·Olsen 的时间相交模型第83-85页
     ·Klein 的话题时间理论第85-88页
     ·国内学者的 ERS 理论研究第88-89页
   ·小结第89-92页
第三章 时和体的跨语言编码与蕴涵共性第92-145页
   ·引言第92页
   ·时与体的跨语言编码第92-109页
     ·词缀、功能词、助动词以及音调第93-96页
     ·不同类型语言的词缀第96-97页
     ·非词缀语素和逆被动态第97-101页
     ·时体编码的复杂性第101-104页
     ·时体编码的倾向性和共性第104-109页
   ·英语的将来时和“be-结构”问题第109-113页
     ·将来时的争论第109-110页
     ·“be-结构”的现在时本质第110-113页
   ·汉语的时与体第113-138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第113-118页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第118-127页
     ·时间助词和助动词第127-136页
     ·时体对立与时体系统第136-138页
   ·跨语言时体蕴涵共性第138-143页
     ·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第138-140页
     ·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第140-143页
   ·小结第143-145页
第四章 英汉语的时类型与基本 ERS 时体结构第145-214页
   ·引言第145页
   ·英汉语的时类型第145-159页
     ·世界语言的时分类第145-153页
     ·客观/主观时间距离与时第153-159页
       ·远时和近时第153-156页
       ·过去时≠距离性第156-159页
   ·情状类型、体及动词分类第159-168页
     ·情状-体-动词三者的关系第159-161页
     ·二分情状与多分情状第161-168页
       ·二分情状与体意义第161-164页
       ·多分情状与动词分类第164-168页
   ·英汉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第168-208页
     ·相关概念与问题第168-170页
     ·现在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第170-184页
       ·一般现在时的时体意义第170-172页
       ·现在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172-177页
       ·现在完成时的时体意义第177-180页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180-184页
     ·现在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第184-186页
     ·过去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第186-193页
       ·一般过去时的时体意义第187-189页
       ·过去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189-190页
       ·过去完成时的时体意义第190-191页
       ·过去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191-193页
     ·过去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第193-202页
       ·过去将来时的时体意义第195-196页
       ·过去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196-199页
       ·过去将来完成时与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199-202页
     ·将来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第202-208页
       ·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202-205页
       ·将来完成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第205-208页
   ·英汉语时体系统及其核心语法表征第208-211页
   ·小结第211-214页
第五章 时和体的 ERS 逻辑模型及其普适性第214-285页
   ·引言第214-215页
   ·形式语义解释模型的局限性第215-219页
     ·语义解释模型第215-217页
     ·时态算子与 ERS 组配第217-219页
   ·时体的 ERS 逻辑模型构建第219-231页
     ·Reichenbach 时模型的局限性第219-222页
     ·时点与时段第222-224页
     ·ERS 逻辑组配第224-231页
   ·英汉语基本 ERS 时体结构在模型中的分布第231-235页
   ·英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第235-247页
     ·时间状语从句的 ERS 关联第235-238页
     ·简单句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第238-247页
       ·时间状语与 ER 的关联倾向第238-242页
       ·ERS 与时间状语的句法位置第242-247页
   ·汉语时间状语的 ER 隐性修饰功能第247-256页
   ·时间状语、时体算子与辖域等级第256-263页
     ·不同算子类型第256-259页
     ·算子辖域等级第259-263页
   ·俄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第263-278页
     ·过去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第267-273页
     ·现在时+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第273-275页
     ·将来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第275-278页
   ·俄语体系统与英汉俄体类型差异及理据第278-282页
   ·小结第282-285页
第六章 ERS 的应用——个案分析第285-320页
   ·引言第285页
   ·汉语时间词“刚刚/刚/刚才”的隐性时体表征第285-297页
     ·问题的提出第285-286页
     ·“刚刚/刚”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第286-290页
     ·“刚才”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第290-292页
     ·“刚刚/刚才”与情状变量第292-297页
   ·组合-映射模型与汉语“V 了/过+数量名”结构第297-306页
     ·问题的提出第297-298页
     ·语法成分的时间特征第298-299页
     ·基于 ERS 的组合-映射模型构建第299-302页
     ·“V 了/过+数量名”的组合-映射解释第302-306页
   ·体强制与情状迁移第306-319页
     ·时间视点体与情状迁移第306页
     ·以往研究简述第306-309页
     ·体强制类型与情状迁移第309-317页
       ·成就情状的迁移第309-311页
       ·单活动情状的迁移第311-313页
       ·达成情状的迁移第313-315页
       ·活动情状的迁移第315-316页
       ·状态情状的迁移第316-317页
     ·空间视点体的形态强制第317-319页
   ·小结第319-320页
第七章 结论第320-326页
   ·引言第320页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第320-324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第324-326页
参考文献第326-342页

论文共3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理论研究
下一篇:现代俄语中的制约范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