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导论 | 第13-3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3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三、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可发展之处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二、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 第36-38页 |
一、 论文创新点 | 第36页 |
二、 结构安排 | 第36-38页 |
第一章 日本大战略调整的分析框架 | 第38-62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38-46页 |
一、 大战略与大战略调整 | 第38-41页 |
二、 结构压力与战略文化 | 第41-46页 |
第二节 “结构压力—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 第46-51页 |
一、 结构压力与大战略调整 | 第46-48页 |
二、 战略文化与大战略调整 | 第48-49页 |
三、 因果关系的明晰 | 第49-51页 |
第三节 日本大战略运行的国际体系坐标及其战略文化 | 第51-62页 |
一、 日本大战略运行的国际体系坐标 | 第51-53页 |
二、 日本的战略文化 | 第53-62页 |
第二章 带有挑战成分的推卸责任战略(1991-1995) | 第62-86页 |
第一节 日本大战略调整预期 | 第62-66页 |
一、 日本所受结构压力逐步增大 | 第62-65页 |
二、 带有挑战成分的推卸责任战略 | 第65-66页 |
第二节 日本初步确立新的大战略目标 | 第66-73页 |
一、 日本对相对位置提升和结构压力增大的认知 | 第66-69页 |
二、 “普通国家”初步成为新的大战略目标 | 第69-73页 |
第三节 日本调整大战略手段 | 第73-86页 |
一、 对美既维持表面同盟又谋求平等地位 | 第73-76页 |
二、 对俄保持低调的敌意 | 第76-79页 |
三、 积极发展对华关系 | 第79-81页 |
四、 军事政策由“专守防卫”向“主动先制”过渡 | 第81-86页 |
第三章 追随战略与短暂的推卸责任(1996-2009) | 第86-112页 |
第一节 日本大战略调整预期 | 第86-91页 |
一、 日本的结构压力不断减小 | 第86-89页 |
二、 追随战略与推卸责任的可能性 | 第89-91页 |
第二节 日本确定新的主要战略威胁 | 第91-97页 |
一、 日本重新认知结构压力 | 第91-93页 |
二、 日本逐步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威胁 | 第93-97页 |
第三节 日本再次调整大战略手段 | 第97-112页 |
一、 对美先追随后谋求自主 | 第97-101页 |
二、 以有效干预地区安全事务为目的调整军事政策 | 第101-103页 |
三、 对华先战略牵制后推卸责任 | 第103-112页 |
第四章 深化追随战略(2010 年至今) | 第112-130页 |
第一节 日本大战略调整预期 | 第112-115页 |
一、 日本的结构压力显著减小 | 第112-113页 |
二、 深化追随战略 | 第113-115页 |
第二节 日本明确主要战略对手 | 第115-121页 |
一、 日本对结构压力的再认知 | 第115-117页 |
二、 日本明确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 | 第117-121页 |
第三节 日本重新调整大战略手段 | 第121-130页 |
一、 深化对美追随 | 第121-123页 |
二、 以确保海洋安全为重心调整军事政策 | 第123-126页 |
三、 强化对华遏制 | 第126-130页 |
结论 | 第130-135页 |
一、 研究总结 | 第130-131页 |
二、 日本的大战略走向与中国的对策 | 第131-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