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熔覆成形薄壁零件的工艺研究及数值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19页 |
·LMDF 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激光熔覆快速成形系统的设计 | 第22-33页 |
·激光熔覆成形系统的组成 | 第22-24页 |
·送粉方式的选择 | 第24-25页 |
·预置粉末法 | 第24页 |
·同步送粉法 | 第24-25页 |
·送粉器的选择 | 第25-26页 |
·粉末输送系统 | 第26-28页 |
·光路变换系统 | 第26-27页 |
·喷头的选择 | 第27-28页 |
·送粉喷嘴的选择 | 第28页 |
·送粉性能实验 | 第28-31页 |
·送粉速度的初步确定 | 第28-29页 |
·载气流量的初步确定 | 第29-31页 |
·粉末利用率Ε的计算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单道熔覆工艺研究 | 第33-46页 |
·实验基础 | 第33-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6页 |
·实验方案 | 第36页 |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尺寸的影响 | 第36-41页 |
·单道工艺参数优化 | 第41-44页 |
·正交表因素、水平的选择 | 第41页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优化后工艺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激光熔覆成形薄壁零件的温度场数值分析 | 第46-62页 |
·激光熔覆成形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46-49页 |
·激光熔覆过程中的能量分析 | 第46-47页 |
·激光束与粉末的交互作用 | 第47-49页 |
·粉末与基体的相互作用 | 第49页 |
·激光熔覆成形薄壁零件的传热学基本理论 | 第49-51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49页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49-50页 |
·相变潜热的处理 | 第50页 |
·激光热源 | 第50-51页 |
·激光熔覆成形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7页 |
·有限元模型的相关假设 | 第51页 |
·模拟单元的选择 | 第51-53页 |
·单元生死法 | 第53-54页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54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4页 |
·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温度场模拟计算流程 | 第55-57页 |
·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激光熔覆成形薄壁零件的试验研究 | 第62-70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试验方法及试验材料 | 第63页 |
·圆筒薄壁试件成形结果及分析 | 第63-69页 |
·圆筒薄壁试件的成形结果 | 第63-64页 |
·薄壁试件的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规律 | 第64-66页 |
·薄壁试件的显微硬度分析 | 第66-67页 |
·裂纹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