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实地调研 | 第14页 |
·系统分析 | 第14页 |
·辩证分析 | 第14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页 |
2 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5-16页 |
·级差地租理论 | 第16页 |
·人居环境理论 | 第16-17页 |
·社区建设理论 | 第17-18页 |
3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概况 | 第18-25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形成的原因及现状 | 第18-19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 第18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的现状 | 第18-19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改造现状 | 第19-25页 |
·改造的肇因 | 第19-20页 |
·改造的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改造的具体做法 | 第22-23页 |
·改造的进展状况 | 第23-25页 |
4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成效及问题分析 | 第25-35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成效 | 第25-28页 |
·改善了矿工的居住条件 | 第25-26页 |
·有助于加速城市的发展 | 第26-27页 |
·有利于大同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27-28页 |
·促进了大同市社会的和谐稳定 | 第28页 |
·为大同市的名城保护和城市棚户区改造提供经验 | 第28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改造资金问题 | 第28-30页 |
·安置区居民的生活问题 | 第30-31页 |
·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 第31-32页 |
·安置区入住率低 | 第32-33页 |
·安置区的后续管理问题 | 第33-34页 |
·安置住房产权不明晰 | 第34页 |
·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改造问题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34-35页 |
·配套政策制定不完善 | 第35页 |
·没有处理好速度、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 第35页 |
5 研究案例:恒安新区 | 第35-41页 |
·选择依据 | 第36页 |
·恒安新区概况 | 第36-38页 |
·恒安新区基本情况 | 第36页 |
·恒安新区的主要特征 | 第36-38页 |
·恒安新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建设规划问题 | 第38-40页 |
·工程质量问题 | 第40页 |
·恒安新区居民入住后出现的问题 | 第40-41页 |
·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40页 |
·工矿企业的负担较重 | 第40页 |
·小区设施破坏严重,环境卫生质量差 | 第40-41页 |
·物业管理存在问题 | 第41页 |
6 基于大同市工矿棚户区改造经验的工矿棚户区改造建议 | 第41-55页 |
·充分发挥相关主体的作用 | 第41-43页 |
·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 | 第41-42页 |
·充分发挥工矿企业在改造安置工程中的作用 | 第42页 |
·工矿棚户区居民要积极配合政府及企业的各项工作 | 第42页 |
·开发商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第42-43页 |
·完善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相关制度与措施 | 第43-45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43-44页 |
·严格执行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44页 |
·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 | 第44-45页 |
·加强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监督和管理 | 第45-48页 |
·工程质量监管 | 第45页 |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加强安置新区物业服务的管理 | 第46-48页 |
·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 | 第48页 |
·注重新区建设规划的整体性 | 第48-54页 |
·建筑规划 | 第48-51页 |
·公共设施规划 | 第51-53页 |
·绿地规划 | 第53-54页 |
·采用先进的建造方式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