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我国“五四”宪法对人权的保护 | 第11-21页 |
第一节 人权保护在“五四”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 第11-18页 |
一、 平等权 | 第11页 |
二、 政治权利与自由 | 第11-13页 |
三、 精神自由 | 第13页 |
四、 人身权 | 第13-14页 |
五、 社会经济权 | 第14-16页 |
六、 对特定人的权利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用宪法保障人权的原因 | 第18-19页 |
一、 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 第18页 |
二、 宪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权保护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这部宪法在文革期间未被认真对待的原因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历次宪法修正案对人权的保护 | 第21-38页 |
第一节 人权保护在历次宪法修正案中的具体变化 | 第21-34页 |
一、 平等权 | 第21页 |
二、 政治权利与自由 | 第21-24页 |
三、 精神自由 | 第24-25页 |
四、 人身权 | 第25-27页 |
五、 社会经济权 | 第27-33页 |
六、 对特定人的权利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人权保护在世界的变化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一、 人权发展趋向的规律性特征 | 第34-35页 |
二、 世界人权发展趋势对中国人权保障的影响 | 第35页 |
第三节 我国历次宪法修正案中人权观变化的社会原因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启示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平等权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构想 | 第38-39页 |
一、 平等权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二、 完善平等权的构想 | 第39页 |
第二节 确认罢工权以适应人权发展趋势 | 第39-41页 |
一、 罢工权的合法性探讨 | 第40页 |
二、 应对罢工权的措施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恢复宪法关于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权利的规定的现实可行性 | 第41-43页 |
一、 恢复宪法关于公民居住和迁徙权的正确理解 | 第41-42页 |
二、 自由迁徙权的规定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应建立完善的物质帮助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 | 第43-45页 |
一、 建立完善的物质帮助制度,是国家履行积极义务的一个方面 | 第43-44页 |
二、 提供保证公民物质帮助权实现的司法救济途径,对国家的不作为行为进行监督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