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厚煤层顶分层膏体充填沿空留巷支护参数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沿空留巷巷内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沿空留巷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2 工程地质概述 | 第21-31页 |
·地质概况 | 第21-24页 |
·工作面位置 | 第21页 |
·巷道布置系统 | 第21-22页 |
·煤岩层特性 | 第22-24页 |
·地质构造 | 第24页 |
·31021 工作面支护形式 | 第24-25页 |
·工作面支护形式 | 第24-25页 |
·31021 上顺槽支护形式 | 第25页 |
·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变形规律 | 第25-30页 |
·31021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 第26页 |
·31021 上顺槽围岩变形规律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厚煤层顶分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 | 第31-39页 |
·沿空留巷围变形特征 | 第31-33页 |
·厚煤层顶分层沿空留巷矿压显现特征 | 第33-34页 |
·厚煤层顶分层沿空留巷底板煤层的受力特征 | 第34-35页 |
·厚煤层顶分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厚煤层顶分层沿空留巷支护参数研究 | 第39-61页 |
·厚煤层顶分层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 | 第39-40页 |
·锚杆支护巷道锚杆、锚索加强支护参数确定 | 第40-46页 |
·锚杆、锚索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 第40页 |
·理论计算确定锚杆支护参数 | 第40-42页 |
·巷内锚杆支护参数确定 | 第42-46页 |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参数设计 | 第46-57页 |
·沿空留巷“支架—围岩”作用模型 | 第46-47页 |
·沿空留巷巷旁切顶支护阻力的计算 | 第47-52页 |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参数确定 | 第52-57页 |
1.缺口支护 | 第52-54页 |
2. 巷旁充填体控顶高度 | 第54-55页 |
3.膏体充填墙合理支护强度估算 | 第55-57页 |
·厚煤层顶分层煤层底板底臌量的确定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工程实例 | 第61-75页 |
·厚煤层顶分层膏体充填沿空留巷方案设计 | 第61-64页 |
·巷旁充填工艺流程 | 第64-67页 |
·充填沿空留巷支护效果分析 | 第67-69页 |
·观测目的 | 第67页 |
·矿压观测的主要目标 | 第67页 |
·观测内容 | 第67-68页 |
·观测方法 | 第68页 |
1.顶板离层监测 | 第68页 |
2. 表面位移监测 | 第68页 |
3. 充填墙体压力观测 | 第68页 |
·测站布置 | 第68页 |
·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 第68-69页 |
·膏体充填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第69-74页 |
·沿空留巷巷道变形规律 | 第69-70页 |
·充填体变形规律 | 第70-71页 |
·充填体承载力变化规律 | 第71-72页 |
·留巷顶板离层情况 | 第72-73页 |
·巷内支架承载力规律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