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企业间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企业间知识共享风险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企业战略联盟 | 第18-22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内涵 | 第18-20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分类 | 第20-21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管理 | 第21-22页 |
·知识共享 | 第22-30页 |
·知识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 第22-26页 |
·信息与知识、知识共享 | 第26-28页 |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 第28-30页 |
·风险管理 | 第30-32页 |
·风险的定义 | 第30页 |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第30-32页 |
第3章 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风险分析与假设 | 第32-42页 |
·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风险 | 第32-35页 |
·知识共享过度风险 | 第32-33页 |
·知识共享不足风险 | 第33-35页 |
·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假设的提出 | 第35-41页 |
·组织特性对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35-37页 |
·知识特性对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37-40页 |
·联盟治理环境对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40-41页 |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1-42页 |
第4章 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42-61页 |
·问卷与数据 | 第42-48页 |
·问卷设计和指标设定 | 第42-45页 |
·调查对象和数据的收集 | 第45-46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8-56页 |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9-53页 |
·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企业主体特性与知识共享过度风险和知识共享不足风险的关系 | 第56-57页 |
·企业的学习特性与知识共享过度风险的关系 | 第57-58页 |
·知识的价值特性与知识共享过度风险和知识共享不足风险的关系 | 第58页 |
·知识的技术特性与知识共享过度风险和知识共享不足风险的关系 | 第58-59页 |
·联盟结构紧密程度与知识共享过度风险的关系 | 第59页 |
·联盟知识共享平台完善程度与知识共享过度风险和知识共享不足风险的关系 | 第59-61页 |
第5章 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风险的防范策略 | 第61-66页 |
·组织特性方面风险防范策略 | 第61-63页 |
·提高企业信誉度,建设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 | 第61-62页 |
·加强知识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机制的建立 | 第62页 |
·明确企业学习动机,提高企业学习能力 | 第62-63页 |
·知识特性方面风险防范策略 | 第63-64页 |
·提高知识契约的完备性 | 第63页 |
·实施知识共享激励措施 | 第63-64页 |
·联盟治理环境方面风险防范策略 | 第64-66页 |
·建立扁平化的联盟结构 | 第64页 |
·完善联盟知识共享平台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66页 |
·研究不足 | 第66-67页 |
·未来研究重点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