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9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9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财政政策概述 | 第14-15页 |
·财政政策的定义 | 第14页 |
·财政政策的分类 | 第14-15页 |
·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 | 第15-17页 |
第3章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 | 第17-32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 第17-18页 |
·对金融业的影响 | 第17页 |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17页 |
·对出口的影响 | 第17-18页 |
·我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 第18-20页 |
·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 | 第20-26页 |
·1998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 | 第22-26页 |
·我国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我国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 第26-28页 |
·我国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第4章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32-38页 |
·扩大内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第32-35页 |
·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有效需求不足 | 第32-33页 |
·初次分配不公平,抑制居民消费需求 | 第33-35页 |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增大居民未来消费预期 | 第35页 |
·调结构、转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 第35-36页 |
·产业结构失衡 | 第36-38页 |
第5章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未来走向 | 第38-49页 |
·调节收入分配,刺激消费需求 | 第38-42页 |
·调整初次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 | 第38-39页 |
·调整再分配结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 第39-41页 |
·建立三次分配体系 | 第41-42页 |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42-44页 |
·转变资源配置模式,完善经济发展机制 | 第42页 |
·调整优化需求结构,推动形成内需导向的发展机制 | 第42-43页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模式转变 | 第43-44页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 第44页 |
·优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第44-46页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防范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风险 | 第46-49页 |
·保持财政平衡,完善财政支出管理 | 第46-47页 |
·完善分税制改革,明确各级财权关系 | 第47页 |
·加强债务管理,限制债务扩张规模 | 第47-48页 |
·监控财政运行,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