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本文常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1 建立禾本科牧草再生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7-9页 |
| ·外植体类型 | 第7页 |
| ·培养基种类 | 第7页 |
| ·激素种类 | 第7-8页 |
| ·培养基添加物 | 第8-9页 |
| 2 禾本科植物的遗传转化方法 | 第9-12页 |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9-10页 |
| ·基因枪法 | 第10-11页 |
| ·其他方法 | 第11-12页 |
| 3 影响禾本科遗传转化的因素 | 第12-14页 |
| ·农杆菌菌株及浓度 | 第12-13页 |
| ·AS | 第13页 |
| ·单糖 | 第13页 |
| ·钙离子 | 第13页 |
| ·渗透处理 | 第13-14页 |
| ·外植体类型 | 第14页 |
| ·pH | 第14页 |
| 4 禾本科植物的转基因类型 | 第14-16页 |
| ·改良品种 | 第14-15页 |
| ·抗虫、抗除草剂 | 第15页 |
| ·抗逆 | 第15-16页 |
| 5 转基因细胞或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 第16-17页 |
| 试验一 苏丹草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17-3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 ·评价指标 | 第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 ·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 | 第21-23页 |
| ·提高愈伤分化率的优化 | 第23页 |
| ·CuSO_4和AgNO_3对分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提高生根率的优化 | 第24-26页 |
| 3 讨论 | 第26-32页 |
| ·激素种类、浓度及各种添加剂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 ·激素和分化促进剂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 第28-31页 |
| ·培养基和激素对生根的影响 | 第31-32页 |
| 4 小结 | 第32-33页 |
| ·激素种类、浓度及各种添加剂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 第32页 |
| ·激素和分化促进剂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 第32页 |
| ·培养基和激素对生根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试验二 苏丹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3-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 ·试验材料、试剂及其来源 | 第33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33-34页 |
| ·侵染愈伤组织的选择 | 第34-35页 |
| ·农杆菌的制备及转化 | 第35-38页 |
|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 | 第38-39页 |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 ·用于侵染的愈伤类型的选择 | 第39-42页 |
| ·农杆菌培养中抗菌素及其浓度的确定 | 第42页 |
| ·农杆菌菌种的确定 | 第42页 |
| ·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3页 |
| ·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AC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3 讨论 | 第44-46页 |
| ·愈伤类型对侵染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菌种、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 | 第45页 |
| ·AC和AS浓度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 4 小结 | 第46-47页 |
| ·侵染愈伤类型的选择 | 第46页 |
| ·农杆菌侵染各种条件的确定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 附录 苏丹草再生体系建立和侵染的图片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