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选址规划问题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群体智能算法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选址规划相关理论 | 第18-38页 |
| ·选址规划问题概述 | 第18页 |
| ·选址规划问题的模型分类 | 第18-22页 |
| ·基本选址问题模型 | 第18-19页 |
| ·扩展选址问题模型 | 第19-22页 |
| ·地理信息处理系统(GIS)在选址问题中应用 | 第22-37页 |
| ·地理信息处理系统(GIS)概述 | 第22-24页 |
| ·GIS应用简介 | 第24-26页 |
| ·常用的GIS软件及工具介绍 | 第2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萤火虫优化算法研究 | 第38-48页 |
| ·萤火虫优化算法(GSO算法)描述 | 第38-43页 |
| ·GSO算法发展历程 | 第38页 |
| ·GSO算法基本原理 | 第38-40页 |
| ·GSO算法流程 | 第40-43页 |
| ·GSO算法与其他智能算法比较 | 第43-47页 |
| ·GSO算法与蚁群算法(ACO) | 第43-45页 |
| ·GSO算法与粒子群算法(PSO)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粒子群算法及与GSO算法的整合研究 | 第48-61页 |
| ·粒子群算法 | 第48-53页 |
| ·粒子群算法的来源和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 ·粒子群算法的描述 | 第49-50页 |
|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50-51页 |
| ·粒子群算法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 | 第51-53页 |
| ·粒子群算法与萤火虫算法的比较研究 | 第53-54页 |
| ·基于萤火虫算法思想的粒子群算法改进研究 | 第54-58页 |
| ·算法改进思路 | 第54页 |
| ·改进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54-58页 |
| ·萤火虫粒子群算法(G-PSO)的一个实例应用测试 | 第58-60页 |
| ·生产调度问题描述 | 第58页 |
| ·Benchmark问题求解测试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G-PSO算法在选址规划问题的应用研究 | 第61-76页 |
| ·台湾地区资源回收处理经验简介 | 第61-65页 |
| ·台湾地区资源回收处理的发展历程 | 第61-63页 |
| ·当前台湾地区的资源回收处理政策 | 第63-64页 |
| ·台湾地区资源回收处理流程 | 第64-65页 |
| ·台湾地区资源回收处理中心规划现状及问题描述 | 第65-66页 |
| ·台湾地区资源回收处理中心分布情况 | 第65页 |
| ·当前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65-66页 |
| ·模型一(P-Median模型) | 第66-69页 |
| ·模型描述及构建 | 第66-67页 |
| ·模型求解 | 第67-68页 |
| ·GIS图形化展示及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模型二(LSCP—P-Median两阶段模型) | 第69-74页 |
| ·模型描述及构建 | 第69-71页 |
| ·模型求解 | 第71-73页 |
| ·GIS图形化展示及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两种模型比较分析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 附录 萤火虫-粒子群算法求解选址规划问题部分源程序 | 第77-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