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生活论转向” | 第8-16页 |
(一) 从批判到建构 | 第11-13页 |
(二) 内涵辨析—从“二元论”到“一元整合” | 第13-16页 |
二、 “生活论转向”理论层面的讨论 | 第16-29页 |
(一) 重续杜威美学 | 第16-19页 |
(二) 反思康德无功利美学 | 第19-21页 |
(三) 重新阐释李泽厚的意义 | 第21-23页 |
(四) 对“新感性”的辩护 | 第23-24页 |
(五) “生活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 | 第24-29页 |
1. 对“生活”概念的梳理和阐发 | 第24-25页 |
2. “为生活立心” | 第25-27页 |
3. “生活论”的批评维度 | 第27-29页 |
三、 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生活论阐释 | 第29-35页 |
(一) “感兴”传统 | 第29-30页 |
(二) “儒道”美学 | 第30-31页 |
(三) 明清生活美学的表述 | 第31-32页 |
(四) 近现代生活美学 | 第32-35页 |
四、 生活论转向的展开 | 第35-41页 |
(一) 生态美学 | 第35-38页 |
(二) 文化研究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