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绪论 | 第10-15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第15-22页 |
| ·理想信念的内涵 | 第15-16页 |
| ·关于“理想” | 第15页 |
| ·关于“信念” | 第15-16页 |
| ·关于“理想信念” | 第16页 |
| ·理想信念的特征 | 第16-18页 |
| ·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16-17页 |
| ·时代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 第17页 |
| ·确信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 第17-18页 |
| ·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 第18页 |
| ·科学性与崇高性的统一 | 第18页 |
|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 第18-19页 |
|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 第19-22页 |
| ·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 ·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现实需要 | 第20页 |
| ·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客观需要 | 第20-21页 |
|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21-22页 |
| 3. 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 | 第22-28页 |
| ·大学生理想信念总体呈现健康、积极、向上态势 | 第22页 |
| ·大学生理想信念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 第22-26页 |
| ·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信仰危机 | 第22-23页 |
|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模糊 | 第23-24页 |
| ·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低位性、多元性特点 | 第24-25页 |
| ·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世俗化、功利化趋势 | 第25-26页 |
| ·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形式的创新有新的期待 | 第26-28页 |
| 4.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分析 | 第28-33页 |
| ·困境之一:教育环境复杂多变 | 第28-29页 |
| ·困境之二:教育理念弊端呈现 | 第29-30页 |
| ·困境之三:教育内容相对滞后 | 第30-31页 |
| ·困境之四:教育队伍存在不足 | 第31页 |
| ·困境之五:教育方法有待创新 | 第31-33页 |
| 5. 破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的对策 | 第33-49页 |
| ·对策之一:与时俱进,营造教育环境 | 第33-36页 |
|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33-34页 |
|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34-35页 |
| ·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 第35-36页 |
| ·对策之二:转变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 第36-39页 |
|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 第36-37页 |
| ·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 第37-38页 |
| ·树立“系统性”教育理念 | 第38-39页 |
| ·对策之三:勇于创新,优化教育内容 | 第39-42页 |
| ·教育内容要丰富具体 | 第39-40页 |
| ·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 第40-41页 |
| ·教育内容要富有针对性 | 第41-42页 |
| ·对策之四:科学管理,提升教育队伍 | 第42-45页 |
| ·优化队伍结构 | 第42-43页 |
| ·提高队伍素质 | 第43-44页 |
| ·增强职业吸引力 | 第44-45页 |
| ·对策之五:精研深思,改进教育方法 | 第45-49页 |
| ·引入新媒体教育平台 | 第45-46页 |
| ·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 第46-47页 |
| ·重视社会实践的引导 | 第47-49页 |
| 6. 结语 | 第49-51页 |
|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