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当代意义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4页
 一、 选题意义第8页
 二、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第8-10页
 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第10-11页
 四、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第11页
 五、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六、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现实意义第12-1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第14-23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指导第14-15页
  一、 关于国家结构形态第14-15页
  二、 中国现实民族构成及国家认同第15页
 第二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第15-18页
  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提出的背景第15-16页
  二、 主要内容的概括第16-17页
  三、 马克思民族理论指导下的丰富和发展第17-18页
 第三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第18-20页
  一、 “政治一体”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证第18页
  二、 “多元”既彰显各民族的各自特点又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第18-19页
  三、 “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进步第19-20页
 第四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现实政治建构第20-23页
  一、 通过族际利益调适,保证各民族和谐相处第20页
  二、 民族与国家关系政治整合第20-22页
  三、 国家架构的政治合法性第22-23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第23-32页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不同层次认同观念第23-24页
  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心理纽带第23-24页
  二、 民族不同层次的认同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24页
 第二节 “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强大发展力量的主要形式第24-28页
  一、 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形成的巨大源泉第24-26页
  二、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支柱第26-27页
  三、 自觉地联合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民族精神意识第27-28页
 第三节 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第28-32页
  一、 爱我中华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第28-29页
  二、 民族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第29页
  三、 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价值观趋于同质第29-32页
第三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有利于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第32-37页
 第一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对民族平等政策一个更高的提升第32-34页
  一、 多元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发展第32-33页
  二、 对民族平等政策的提升作用第33-34页
 第二节 政治一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影响第34-37页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第34页
  二、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第34-35页
  三、 政治认同文化多元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内部整合第35-37页
第四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第37-47页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的整体利益体现为民族地区发展第37-39页
  一、 “多元一体”体现各民族迈向平等与繁荣第37-38页
  二、 新时期民族地区特色发展赋予多元一体格局新的时代内涵第38-39页
 第二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第39-44页
  一、 新的时代精神力量增加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第39-41页
  二、 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的世界性影响第41-42页
  三、 全球化下的文化多重认构第42-43页
  四、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发展中的重要精神支柱第43-44页
 第三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第44-47页
  一、 民族地区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第44-45页
  二、 “多元一体”体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唐代赎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