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5-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第二章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模式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7-32页 |
·社会医疗保险 | 第27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第27-29页 |
·筹资模式 | 第29-30页 |
·支付方式 | 第30-32页 |
·相关理论分析 | 第32-38页 |
·公共产品理论分析 | 第32-33页 |
·公平性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逆向选择理论分析 | 第35-36页 |
·消费需求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筹资理念的转变---总量平衡转向需求导向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及运行现状分析 | 第39-60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39-47页 |
·部分城镇居民“半医疗保险”制度 | 第39-43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断裂 | 第43-46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46-47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分析 | 第47-54页 |
·法律依据 | 第47-48页 |
·参保范围 | 第48-50页 |
·筹资水平 | 第50-52页 |
·费用支付 | 第52-54页 |
·制度管理 | 第54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现状 | 第54-58页 |
·总体实施概况 | 第54-56页 |
·上海实施现状 | 第56-58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价 | 第58-60页 |
·“有病参保、无病退保”问题严重 | 第58页 |
·居民参保意愿低 | 第58-59页 |
·统筹层次低,与其他制度难衔接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60-77页 |
·个案选取的依据 | 第60页 |
·社会调查 | 第60-63页 |
·问卷信息收集 | 第60-61页 |
·访谈 | 第61-63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63-75页 |
·人口基本特征 | 第63-65页 |
·政策认知分析 | 第65-67页 |
·满意度分析 | 第67-70页 |
·参保意愿分析 | 第70-75页 |
·调查结论总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现行筹资模式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77-83页 |
·政策公平性差 | 第77-78页 |
·政策缺乏吸引力 | 第78-79页 |
·居民参保意愿较低 | 第79-80页 |
·居民参保逆向选择 | 第80-81页 |
·统筹基金收支失衡 | 第81-83页 |
第六章 就业年龄段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筹资方案再设计 | 第83-104页 |
·优化筹资方案的依据 | 第83-84页 |
·理论依据 | 第83页 |
·国际经验 | 第83-84页 |
·优化筹资方案的基本原则 | 第84-85页 |
·优化筹资方案 | 第85-92页 |
·优化筹资方案的目标 | 第85页 |
·优化筹资方案基本假设和参数估计 | 第85-89页 |
·与年龄相关的筹资等差增长模式 | 第89-91页 |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个人帐户 | 第91-92页 |
·筹资等差增长分析 | 第92-95页 |
·构建缴费等差增长模型及其可行性分析 | 第95-102页 |
·构建缴费等差增长模型 | 第95-97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消费支出 | 第97-98页 |
·上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预测 | 第98-100页 |
·上海政府财政支撑能力的验证 | 第100-102页 |
·优化模式总结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城镇居保缴费增长模式的政策选择 | 第104-108页 |
·调整现行缴费政策 | 第104-105页 |
·建立个人账户制度 | 第105-106页 |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 第106页 |
·加强费用控制管理 | 第106-108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件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现状调查问卷 | 第113-116页 |
附件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个案访谈记录 | 第116-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词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