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5页 |
·配位化学概述 | 第10-11页 |
·合成配位聚合物常用的方法 | 第11-13页 |
·溶液结晶法 | 第11页 |
·扩散法 | 第11-12页 |
·水热和溶剂热法 | 第12-13页 |
·配合物的结构表达 | 第13-15页 |
·影响配合物结构的因素 | 第15-22页 |
·有机配体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16-20页 |
·中心离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0-21页 |
·阴离子的改变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1页 |
·溶液的pH值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1-22页 |
·配合物的研究意义与应用 | 第22-26页 |
·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22-23页 |
·分子基磁性材料 | 第23-24页 |
·多孔配合物的吸附及气体存储性能 | 第24-26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 第26-28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26页 |
·研究方案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5-39页 |
·实验所用到的药品 | 第35-36页 |
·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 第36页 |
·实验测定方法和表征手段 | 第36-38页 |
·熔点的测定 | 第36页 |
·元素分析 | 第36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7页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37页 |
·质谱分析 | 第37页 |
·热重分析 | 第37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含氮杂环配体的合成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1,10-菲啰啉-5,6-二酮的合成 | 第39-40页 |
·一系列含氮杂环配体的合成方法 | 第40-42页 |
·含氮杂环配体的红外表征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新含N杂环配体与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 第47-93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配合物1-10的合成 | 第48-51页 |
·配合物1-10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51-82页 |
·配合物1-10的晶体结构测定与晶体学数据 | 第51-63页 |
·配合物1-10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 | 第63-82页 |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82-89页 |
·配合物的热重表征 | 第82-86页 |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分析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五章 新含N杂环配体与主族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 第93-118页 |
·引言 | 第93页 |
·实验部分 | 第93-95页 |
·配合物11-16的合成 | 第93-95页 |
·配合物11-16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95-110页 |
·配合物11-16的晶体结构测定与晶体学数据 | 第95-101页 |
·配合物11-16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 | 第101-110页 |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110-114页 |
·配合物的热重表征 | 第110-113页 |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分析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附录 | 第120-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