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与预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8-26页
   ·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相关研究第18-20页
   ·耕地资源安全的综合研究第20-21页
   ·生态安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第21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思想和范畴研究第21-22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理论及方法研究第22-24页
   ·小结第24-26页
第2章 绪论第26-3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6-32页
     ·研究背景第26-30页
     ·研究意义第30-32页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32-33页
     ·研究目标第32页
     ·研究内容第32-33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33-35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33-35页
     ·研究方法第35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5-36页
第3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现状分析第36-50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6-40页
     ·区位及行政区划第36-37页
     ·自然条件及资源第37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37-38页
     ·区域发展优势第38-39页
     ·区域发展格局第39-40页
   ·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后备资源潜力第40-43页
     ·耕地资源的数量第40-41页
     ·耕地资源质量第41-42页
     ·开发、整理和复垦增加耕地资源的潜力第42-43页
   ·耕地及后备资源分布特点第43-45页
     ·"一圈两翼"框架内农地资源分异性表现第43-44页
     ·"一圈两翼"框架内耕地的区域分异特点第44页
     ·"一圈两翼"框架内农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第44-45页
   ·耕地资源与农业气候资源的匹配第45-46页
   ·耕地承载力分析第46-50页
第4章 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响应分析第50-72页
   ·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第50-51页
   ·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分析第51-59页
     ·耕地数量变化第51-53页
     ·耕地流向分析第53-55页
     ·耕地质量变化第55-56页
     ·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第56-58页
     ·耕地分布重心变化第58-59页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59-61页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危及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第59-60页
     ·耕地投入少、生产率不高第60页
     ·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持续增长,耕地被占用的状况难以缓解第60页
     ·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匮乏,开发整理复垦难度大第60-61页
   ·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第61-66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61页
     ·指标的选取和标准化第61-62页
     ·驱动力因子分析第62-66页
     ·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66页
   ·耕地面积变化的响应分析第66-72页
     ·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变化的响应第66-70页
     ·耕地保护主体对耕地变化的响应第70-72页
第5章 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安全评价第72-88页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安全评价思路第72-73页
   ·重庆市粮食安全现状分析第73-76页
     ·重庆市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分析第73-74页
     ·重庆市粮食供需分析第74页
     ·重庆市粮食储备状况分析第74-75页
     ·对重庆市粮食安全状况的判定第75-76页
   ·重庆市耕地安全面临的挑战第76-77页
     ·生态建设与粮食生产的矛盾第76页
     ·三峡工程及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需求第76页
     ·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的占用第76页
     ·二三产业用地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排挤第76-77页
   ·区域耕地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第77-78页
     ·区域耕地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第77页
     ·区域耕地安全评价模型构建第77-78页
   ·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安全指标预测第78-85页
     ·人口预测第78-80页
     ·城市化水平预测第80-81页
     ·区域粮食自给率预测第81页
     ·区域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第81-82页
     ·粮作比第82-83页
     ·区域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预测第83-84页
     ·区域粮食作物复种指数预测第84-85页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85-88页
第6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第88-104页
   ·影响重庆市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因素分析第88-92页
     ·水土流失第88-89页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第89-91页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第91-92页
     ·农膜对土壤的污染第92页
   ·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思路第92-93页
     ·研究方法选择第92-93页
     ·研究思路第93页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93-95页
     ·耕地生态足迹的测算模型第93-95页
     ·耕地生态承载力的测算模型第95页
     ·耕地生态安全度的测算模型第95页
   ·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第95-99页
     ·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资源人均生态足迹测算第95-97页
     ·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测算第97-98页
     ·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度测算第98-99页
     ·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等级判定第99页
   ·重庆市域范围内分区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第99-103页
     ·分区域耕地资源人均生态足迹测算第99-100页
     ·分区域耕地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测算第100-102页
     ·分区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度测算第102-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7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研究第104-122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理论与方法第104-108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理论基础第104-106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构成要素第106-107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基本程序第107页
     ·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方法选择第107-108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第108-109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选择的条件第108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选择的原则第108-109页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09页
   ·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的测算及其数据处理第109-112页
     ·预警指标的预测第109-111页
     ·预警指标数据的预处理第111-112页
   ·警度的划分第112-115页
     ·警度划分的方法和原则第112-113页
     ·指标警度的划分第113-114页
     ·总警度的划分第114-115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研究第115-119页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第115-116页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的论域U和预警线V第116页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第116-117页
     ·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R第117页
     ·模糊综合评判第117-119页
   ·基于综合指数模型法的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研究第119页
     ·综合指数模型的构建第119页
     ·预警结果第119页
   ·小结第119-122页
第8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对策研究第122-132页
   ·创新耕地资源安全保障制度,确保耕地数量的稳定第122-124页
     ·增强国土忧患意识,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第122页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第122-123页
     ·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第123页
     ·遏制地方政府冲动,发挥制度约束作用第123-124页
   ·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采取不同的区域耕地保护战略第124-129页
     ·加快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步伐,针对不同功能区制定政策第124-127页
     ·围绕主体功能区定位,创新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第127-128页
     ·运用"反规划"理念限制约束政府的规划开发第128-129页
   ·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为中心,确保耕地资源质量不下降第129-132页
     ·通过中低产田土改良,进一步改善耕地总体质量第129-130页
     ·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耕地产出水平第130页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有效防治土地的石漠化第130-131页
     ·稳步推进耕地资源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防治第131页
     ·建立并完善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监测体系第131-132页
第9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第132-146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32-133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33页
   ·讨论第133-146页
后记第146-148页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主研的课题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
下一篇:心肌裂解液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离子通道表达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