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 第14-25页 |
·儒家的起源和发展 | 第14-15页 |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 | 第15-17页 |
·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 第17-20页 |
·儒家德育思想的方法 | 第20-22页 |
·儒家德育思想的特征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契合 | 第25-3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和特点 | 第25-27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 第2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 第25-27页 |
·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契合 | 第27-29页 |
·德育目标上的契合 | 第27-28页 |
·德育内容上的契合 | 第28页 |
·德育方法上的契合 | 第28-29页 |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 第29-31页 |
·借鉴应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 | 第29-30页 |
·借鉴应体现创新的精神 | 第30页 |
·借鉴应考虑互补与互容的原则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及原因 | 第31-42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第31-36页 |
·乐观的整体状况 | 第31-32页 |
·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32-36页 |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 | 第36-42页 |
·家庭原因 | 第36-37页 |
·学校原因 | 第37-39页 |
·社会原因 | 第39-40页 |
·网络原因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讨 | 第42-54页 |
·参照儒家“君子”德育培养目标,提升现代德育人格 | 第42-44页 |
·教育“做人”放首位 | 第42-43页 |
·培养“君子”为重点 | 第43-44页 |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核心内容,丰富现代德育理论 | 第44-49页 |
·加强“仁爱”教育 | 第44-45页 |
·提升“礼仪”教育 | 第45-46页 |
·拓展“忠恕”教育 | 第46-48页 |
·注重“明智”教育 | 第48页 |
·强化“诚信”教育 | 第48-49页 |
·秉承儒家德育思想优秀方法,改善现代德育手段 | 第49-54页 |
·“灌输”与“疏导”结合 | 第49-50页 |
·“言传”与“身教”并重 | 第50-51页 |
·“德”与“艺”相得益彰 | 第51-52页 |
·“知”与“行”有机统一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附录 2 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