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1-12页
   ·本文章节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预备知识及模型描述第13-16页
   ·图论第13-14页
   ·模型描述第14-15页
     ·一阶多智能体系统模型第14-15页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模型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三章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三种不同控制器的研究第16-38页
   ·引言第16页
   ·第一种控制器第16-27页
     ·控制器描述第16-17页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17-20页
     ·仿真分析与总结第20-27页
   ·第二种控制器第27-32页
     ·控制器描述第27-28页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28-30页
     ·仿真分析与总结第30-32页
   ·第三种控制器第32-36页
     ·控制器描述第32-33页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33-34页
     ·仿真分析与总结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不同时延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38-54页
   ·引言第38-39页
   ·具有不同输入时延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39-42页
     ·不同输入时延的控制器描述第39-40页
     ·不同输入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40-42页
   ·具有不同通信时延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42-45页
     ·不同通信时延的控制器描述第42-43页
     ·不同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43-45页
   ·具有不同输入时延和不同通信时延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45-53页
     ·不同输入时延和不同通信时延的控制器描述第45-46页
     ·不同输入时延和不同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协调控制第46-51页
     ·计算机仿真分析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总结第54-55页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及其在RoboCup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智能体系统中的Q学习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