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模型及最优发布时间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2 软件可靠性及模型概述 | 第13-24页 |
·软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 第13-16页 |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 第13页 |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的区别 | 第13-14页 |
·软件可靠性要素 | 第14页 |
·软件的失效与排除 | 第14-15页 |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 第15-16页 |
·软件可靠性的主要度量标准 | 第16-17页 |
·软件可靠性建模数学基础 | 第17-19页 |
·概率分布简介 | 第17-18页 |
·随机过程简介 | 第18-19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分类 | 第19-21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分类原则 | 第19-20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分类 | 第20-21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特点 | 第21-22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软件最优发布时间的关系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一种故障察觉率可变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24-40页 |
·经典模型简述 | 第24-30页 |
·J-M 模型 | 第24-25页 |
·G-O 模型 | 第25-27页 |
·Musa 执行时间模型 | 第27-28页 |
·L-V 模型 | 第28-29页 |
·以上几种模型的比较 | 第29-30页 |
·模型选择标准 | 第30-32页 |
·参数为常数的非完美排错模型的证明 | 第32-34页 |
·Pham 非完美排错模型 | 第32-33页 |
·非立即排除故障类非完美排错模型 | 第33-34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组成及建模过程 | 第34-35页 |
·故障察觉率可变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35-39页 |
·符号解释 | 第35页 |
·模型假设 | 第35-36页 |
·故障察觉率的选取 | 第36-37页 |
·建立故障察觉率可变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软件最优发布时间 | 第40-46页 |
·软件最优发布时间 | 第40页 |
·软件费用模型 | 第40-42页 |
·符号解释 | 第40-41页 |
·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软件最优发布时间求解 | 第42-43页 |
·改进的软件费用模型 | 第43-45页 |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6-64页 |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拟合实验分析 | 第46-50页 |
·常用参数估计方法 | 第46页 |
·使用遗传算法估计参数 | 第46-48页 |
·模型的拟合以及比较 | 第48-50页 |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预测实验分析 | 第50-52页 |
·参数估计 | 第50-51页 |
·模型拟合及比较 | 第51-52页 |
·软件最优发布时间存在证明 | 第52-54页 |
·软件费用模型实验分析 | 第54-59页 |
·改进的软件费用模型实验分析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