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PSC1基因对生长素调控根和根毛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 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受体第10-13页
   ·生长素的生理功能第10-11页
     ·细胞伸长和分裂第10页
     ·维管细胞增加第10页
     ·根的生长和发育第10页
     ·向性反应第10-11页
     ·顶端优势第11页
     ·叶片衰老第11页
   ·生长素的受体及信号传递第11-13页
     ·受体第11-12页
     ·生长素信号传递模型第12-13页
 2 芸苔素的生物功能、生物合成及与生长素的作用第13-22页
   ·芸苔素的生物功能第13-16页
     ·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第14页
     ·促进光合作用第14-15页
     ·影响植物的育性和衰老过程第15页
     ·提高植物抗逆性第15-16页
   ·芸苔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突变体第16-18页
   ·芸苔素与生长素之间的作用第18-22页
     ·芸苔素与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第18-19页
     ·芸苔素和生长素协同调节基因表达第19-20页
     ·芸苔素影响生长素极性运输第20-21页
     ·芸苔素和生长素共同与其他激素作用第21页
     ·芸苔素和生长素与光的相互作用第21-22页
 3 植物根和根毛的形成及与激素间的关系第22-23页
   ·根的伸长及与激素之间的关系第22页
     ·根的伸长第22页
     ·根与激素之间的关系第22页
   ·根毛的形成及与激素间的关系第22-23页
     ·根毛的形成第22-23页
     ·根毛与激素之间的关系第23页
 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芸苔素负调控拟南芥根生长对生长素的反应第25-38页
 1 材料与试剂第25页
   ·植物材料第25页
   ·试剂第25页
 2 方法第25-29页
   ·垂直培养第25页
   ·拟南芥的种植第25-26页
   ·根长的测量和数据统计第26页
   ·psc1tir1-1双突变体的构建与鉴定第26-28页
     ·拟南芥种植第26-27页
     ·人工杂交第27页
     ·抗性筛选第27页
     ·对纯合双突变PSC1基因的鉴定第27-28页
   ·拟南芥DNA提取第28页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psc1突变体根生长对生长素超敏感第29-30页
   ·psc1tir1-1双突变体的构建和筛选第30-31页
   ·psc1tir1-1双突变体表型分析第31-32页
   ·psc1部分抑制tir1-1的根生长对生长素的不敏感反应第32-33页
   ·外源芸苔素能部分抵消拟南芥根生长对生长素的敏感性第33-35页
     ·芸苔素对野生型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第33页
     ·同时添加芸苔素和2,4-D对野生型根生长的影响第33-34页
     ·芸苔素对tir1-1突变体根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同时添加芸苔素和2,4-D对tir1-1根生长的影响第35页
 4 讨论第35-38页
   ·根敏感性试验中根长的测量第35-36页
   ·环境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第36页
   ·人工杂交获得双突变体第36-37页
     ·杂交材料的选择第36页
     ·双突变体psc1tir1-1的筛选和鉴定第36-37页
   ·生长素与芸苔素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第37-38页
第三章 PSC1基因影响生长素调节拟南芥根毛生长第38-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植物材料第38页
   ·试剂第38页
   ·培养基第38页
   ·根毛的拍摄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3页
   ·psc1突变体根毛生长对生长素的反应第38-39页
   ·psc1部分抑制tir1-1根毛生长对生长素的不敏感性第39-40页
   ·外源芸苔素对psc1突变体和psc1tir1-1双突变根毛生长的影响第40-41页
   ·同时施加芸苔素和2,4-D对psc1突变体和psc1tir1-1双突变体根毛生长的影响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培养条件及图片处理第43页
   ·芸苔素和生长素对拟南芥根毛生长的影响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附录A:缩略词表第53-54页
附录B:PSC1基因序列第54-56页
附录C:双突变体中PSC1基因测序结果第56-57页
附录D:主要试剂配制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荧光素酶互补检测研究
下一篇:湖南省猪源粪肠球菌基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