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泥氧化破膜深度脱水机理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污泥的产生及其结构特性 | 第10-13页 |
·污泥的产生 | 第10页 |
·污泥结构组成及其特性 | 第10-12页 |
·污泥中水存在的形态 | 第12-13页 |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3-19页 |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 第13-17页 |
·污泥处理处置目的 | 第17-19页 |
·污泥脱水技术 | 第19-22页 |
·浓缩脱水 | 第20页 |
·机械脱水 | 第20-21页 |
·自然干化 | 第21页 |
·热干化 | 第21-22页 |
·臭氧技术 | 第22-24页 |
·臭氧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臭氧在水中分解反应机理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26-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污泥 | 第26-27页 |
·臭氧 | 第27-28页 |
·试验仪器与装置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试验装置 | 第28-29页 |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29-34页 |
·污泥氧化破膜处理方法 | 第29页 |
·污泥比阻(r)测试方法 | 第29-32页 |
·MLSS、MLVSS测定方法 | 第32页 |
·液相可溶性COD的测定方法 | 第32页 |
·污泥沉降比的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液相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 第33页 |
·液相中pH值的测定方法 | 第33页 |
·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 第33页 |
·污泥菌胶团结构变化观察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污泥深度脱水研究 | 第34-44页 |
·聚沉剂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 第34-38页 |
·无机型化学调理剂对泥饼脱水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有机型化学调理剂对泥饼脱水率的影响 | 第36页 |
·复配型聚沉剂对泥饼脱水的影响 | 第36-38页 |
·氧化破膜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 第38-42页 |
·臭氧投加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氧化破膜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39页 |
·氧化破膜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 第39-41页 |
·氧化破膜对污泥含水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氧化破膜聚沉处理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深度脱水机理探讨 | 第44-55页 |
·MLSS、MLVSS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44-45页 |
·液相SCOD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45-46页 |
·液相蛋白质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46-47页 |
·液相pH值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污泥电镜扫描分析 | 第48-49页 |
·氧化破膜处理污泥深度脱水动力学研究 | 第49-52页 |
·主要反应途径 | 第49-50页 |
·深度脱水动力学模型 | 第50-52页 |
·聚沉脱水理论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55-57页 |
·工艺流程 | 第55-56页 |
·经济效果分析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