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波动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0 引言第10-20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径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的技术路径第18-19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9-20页
1 相关理论概述与发展现状第20-32页
   ·可转债相关概念第20-22页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与起源第20页
     ·可转换债券的性质第20页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第20-21页
     ·可转换债券的类型第21-22页
   ·证券市场的波动理论第22-26页
     ·经济周期理论第22-24页
     ·有效市场假说第24页
     ·政策因素影响理论第24-25页
     ·投资者行为理论第25页
     ·交易行为理论第25-26页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第26-28页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现状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2 我国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波动分析第32-43页
   ·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波动分析第32页
     ·股票市场波动的成因第32页
     ·股票与可转债市场波动的界定第32页
   ·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波动的度量第32-42页
     ·流动性的定义与基本要素第32-34页
     ·流动性的度量方法第34-39页
     ·我国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流动性度量方法的选择第39-40页
     ·收益率的定义第40页
     ·收益率的度量方法第40-42页
     ·我国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度量方法的选择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我国股票与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第43-70页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43-45页
     ·沪深 300 指数说明第43-44页
     ·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说明第44-45页
   ·变量选取与处理第45-46页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46-51页
     ·单位根检验第46-47页
     ·Johansen 协整检验第47页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47-48页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48-49页
     ·脉冲响应函数第49-50页
     ·方差分解第50-51页
   ·实证分析第51-69页
     ·价格的波动关系分析第51-56页
     ·成交量的波动关系分析第56-60页
     ·流动性的波动关系分析第60-64页
     ·收益率的波动关系分析第64-68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4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70-72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0页
   ·研究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不稳定对山东地区经济影响的动态模型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的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