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一、 我国管道天然气行业的安全形势和挑战 | 第11-14页 |
| (一) 我国管道天然气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 第11-12页 |
| (二) 我国管道天然气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3页 |
| (三) 我国管道天然气的事故原因分析 | 第13页 |
| (四) 我国管道天然气行业的安全状况 | 第13-14页 |
| 二、 我国建立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4-21页 |
| (一) 以“柏景湾爆炸案”为例分析我国现有管道天然气侵权赔偿模式 | 第14-15页 |
| (二) 我国现有管道天然气事故侵权赔偿模式的弊端 | 第15-18页 |
| (三) 企业保险赔偿模式与赔偿基金模式的比较 | 第18-20页 |
| (四) 建立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 第20-21页 |
| 三、 国内外有关法律的启示 | 第21-25页 |
| (一) 各国重大侵权责任赔偿的救济模式 | 第21-23页 |
| (二)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23页 |
| (三) 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23-24页 |
| (四) 借鉴经验,将我国天然气事故赔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 第24-25页 |
| 四、 管道天然气赔偿基金的构建 | 第25-34页 |
| (一)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性质 | 第25-26页 |
| (二)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管理部门 | 第26-28页 |
| (三)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28-29页 |
| (四)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29-30页 |
| (五)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使用办法 | 第30-31页 |
| (六)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赔偿限额 | 第31-32页 |
| (七) 管道天然气事故赔偿基金的监督机制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个人简历 | 第37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