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劳动关系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一、 劳动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一) 劳动关系概念 | 第14页 |
(二) 劳动关系的性质 | 第14-15页 |
二、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 | 第15-17页 |
(一) 劳动关系类型多元化 | 第15页 |
(二) 劳动关系运行机制市场化 | 第15-16页 |
(三) 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明确化 | 第16页 |
(四) 劳动关系调处方式法制化 | 第16页 |
(五) 劳动关系用工形式复杂化 | 第16-17页 |
第三章 青岛市当前劳动关系现状 | 第17-23页 |
一、 青岛市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 | 第17页 |
二、 青岛市劳动关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一) 劳动合同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 第17-18页 |
(二) 不缴、欠缴社会保险费问题依然存在 | 第18页 |
(三) 劳动标准执行情况还存在一定问题 | 第18页 |
(四) 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不合理现象依然突出 | 第18-19页 |
(五) 灵活就业方式缺乏有效保护 | 第19页 |
三、 原因探析 | 第19-23页 |
(一) 劳动关系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 | 第19-20页 |
(二) 劳动关系因利益差异而受到影响 | 第20页 |
(三) 劳动关系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 | 第20-21页 |
(四) 劳动关系受企业内部自我协调机制影响 | 第21页 |
(五)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机制不完整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推进青岛市劳动关系法律有效运行的对策及建议 | 第23-29页 |
一、 完善劳动关系政策法规 | 第23-24页 |
(一) 出台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协商方式的规范性文件 | 第23页 |
(二) 出台劳动合同管理方面的政策 | 第23-24页 |
(三) 全面梳理青岛市劳动关系所涉及的政策法规 | 第24页 |
二、 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 | 第24-25页 |
(一) 提升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第24页 |
(二)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约束制度 | 第24页 |
(三) 推进劳动者参与用人单位内部管理 | 第24-25页 |
(四) 加强用人单位用工监管 | 第25页 |
三、 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 第25-26页 |
(一) 明确三方机制三方四家责任 | 第25页 |
(二) 探索三方机制机构实体建设 | 第25-26页 |
(三) 健全完善三方机制运行各项制度 | 第26页 |
(四) 推进劳动关系协调中三方机制作用 | 第26页 |
四、 完善劳动争议多层次处理机制 | 第26-28页 |
(一) 注重在用人单位内部化解劳动争议 | 第26-27页 |
(二) 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调解体系 | 第27页 |
(三) 大力加强基层调解 | 第27页 |
(四) 进一步健全案前调解制度 | 第27-28页 |
五、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 第28-29页 |
(一)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手段 | 第28页 |
(二) 革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模式 | 第28页 |
(三) 健全劳动保障监管维权功能协调系统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个人简历 | 第34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