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4页 |
附表索引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我国大气污染特征 | 第15-18页 |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 第16-17页 |
·大气污染的影响 | 第17-18页 |
·工业烟气污染控制技术 | 第18-28页 |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概述 | 第18-23页 |
·硫氧化物控制技术概述 | 第23-28页 |
·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技术 | 第28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概述 | 第28-31页 |
·CFD 方法 | 第28-29页 |
·CFD 技术特点 | 第29页 |
·CFD 软件介绍 | 第29-31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应用 | 第31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1-3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新型湿法斜板塔脱除憎水颗粒实验研究 | 第33-50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3-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实验装置及组成 | 第37-39页 |
·供风系统 | 第37页 |
·烟气制备系统 | 第37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净化黑烟实验装置 | 第37-39页 |
·实验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临界胶团浓度的测定 | 第39页 |
·烟气风速及压力的测定 | 第39-40页 |
·烟气含湿量的测定 | 第40页 |
·炭粉浓度的测定及计算 | 第40页 |
·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 第40-48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性能测试 | 第40-44页 |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湿法斜板塔脱除憎水颗粒研究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新型湿法斜板塔石灰洗涤法脱硫实验 | 第50-57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实验装置及组成 | 第51-52页 |
·供风系统 | 第51页 |
·烟气制备系统 | 第51页 |
·浆液循环 | 第51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脱硫实验装置 | 第51-52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脱硫实验工况 | 第52页 |
·实验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SO_2浓度测定及脱硫效率计算 | 第52-53页 |
·浆液 pH 值的测定 | 第53页 |
·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入口 SO_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53页 |
·空塔气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L/G 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Ca/S 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新型湿法斜板塔的数值模拟 | 第57-69页 |
·前言 | 第57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的建模 | 第57-60页 |
·数学模型的选择 | 第57-58页 |
·物理模型 | 第58-59页 |
·基本假设 | 第59页 |
·网格划分 | 第59页 |
·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收敛性 | 第60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结构化数字仿真 | 第60-65页 |
·气相速度场 | 第60-61页 |
·气相压力场 | 第61-63页 |
·气相湍流强度 | 第63页 |
·烟气运动轨迹 | 第63-65页 |
·新型湿法斜板塔内液滴分布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65-66页 |
·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压降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出口气体流速对比分析 | 第67页 |
·模拟误差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