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背景 | 第10-11页 |
| ·地源热泵的起源和发展 | 第11-14页 |
|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 第11-13页 |
| ·地源热泵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4页 |
|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 第15-16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 第16页 |
| ·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建筑动态负荷计算 | 第18-30页 |
| ·Energyplus 软件简介 | 第18-21页 |
| ·Energyplus 负荷模拟 | 第18-19页 |
| ·Energyplus 系统模拟 | 第19页 |
| ·Energyplus 设备模拟 | 第19-20页 |
| ·Energyplus 的特点 | 第20-21页 |
| ·建筑概况 | 第21-22页 |
| ·建筑模型描述 | 第21页 |
|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 | 第21-22页 |
| ·建筑内部主要参数 | 第22页 |
| ·建筑实际负荷计算 | 第22-26页 |
| ·实际负荷计算 | 第23-25页 |
| ·模拟负荷与计算负荷的比较 | 第25-26页 |
| ·建筑动态负荷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 Energyplus 中的数学模型 | 第30-51页 |
| ·复合地源热泵系统模拟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 第30-31页 |
| ·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 Energyplus 中的模拟概况 | 第31-32页 |
| ·复合地源热泵系统部件在 Energyplus 中的模型 | 第32-50页 |
| ·水源热泵机组模型 | 第32-36页 |
| ·地埋管换热器模型 | 第36-41页 |
| ·冷却塔模型 | 第41-43页 |
| ·循环水泵模型 | 第43-46页 |
| ·板式换热器模型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并联式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51-70页 |
| ·冷却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组成形式 | 第51-52页 |
| ·并联式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52-68页 |
| ·建筑模型及负荷模拟 | 第52页 |
| ·系统设备选型 | 第52-54页 |
| ·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 ·系统模型的验证 | 第55-57页 |
| ·冷却塔—地埋管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 | 第57页 |
| ·系统模拟时采用的控制策略及输出参数 | 第57-58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8-67页 |
| ·建议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串联式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70-77页 |
| ·工程概况 | 第70-71页 |
| ·初投资及年运行费用 | 第71-73页 |
| ·多年运行总费用 | 第73-74页 |
| ·费用年值及全寿命周期成本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