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株洲市应用地表水源热泵技术的条件 | 第16-18页 |
| ·地表水水资源条件 | 第16-17页 |
| ·地下水水资源条件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湖水源热泵系统及其制冷供热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36页 |
| ·湖水源热泵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 ·湖水热工特性研究 | 第20-24页 |
| ·自然湖水热特性 | 第21-22页 |
| ·湖水水面换热机理 | 第22-24页 |
| ·湖水水温对湖水源热泵制冷供热能力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水量对湖水源热泵制冷供热能力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取排水温差对湖水源热泵制冷供热能力的影响 | 第28-30页 |
| ·取排水方式对湖水源热泵制冷供热能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工程实例水资源适用性论证 | 第31-35页 |
| ·工程概况 | 第31-33页 |
| ·人工湖水温验证 | 第33-34页 |
| ·人工湖水质验证 | 第34-35页 |
| ·人工湖水量验证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湖水二维水温模型与参数确定 | 第36-45页 |
| ·模拟方法与湍流模型 | 第36-38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6页 |
| ·湍流模型 | 第36-38页 |
| ·布辛涅斯克(Boussinesq)假设 | 第38页 |
| ·物理模型 | 第38-39页 |
| ·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 ·边界和初始条件 | 第41-43页 |
| ·边界条件 | 第41-43页 |
| ·初始条件 | 第43页 |
| ·数值求解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64页 |
| ·机组连续运行时的水温分布 | 第45-49页 |
| ·连续运行 40 日的模拟结果 | 第45-46页 |
| ·连续运行 80 日的模拟结果 | 第46页 |
| ·连续运行 120 日的模拟结果 | 第46-47页 |
|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 ·取排水方式的影响 | 第49-52页 |
| ·湖水深度的影响 | 第52-58页 |
| ·极限温度的选取 | 第52-53页 |
| ·最大制冷供热能力和水深的关系 | 第53-54页 |
| ·模拟结果 | 第54-58页 |
| ·模拟结果数据拟合 | 第58-62页 |
|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9-60页 |
|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