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废弃氟石膏及高含氟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13页 |
·废弃氟石膏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页 |
·高含氟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13页 |
·废弃氟石膏的改性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概述 | 第16-20页 |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概述 | 第16-18页 |
·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概述 | 第18-20页 |
·废弃氟石膏改性利用的产业化前景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废弃氟石膏的改性 | 第23-40页 |
·试验原料 | 第23-24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4-25页 |
·测试方法 | 第25-27页 |
·氟石膏水化率的测定 | 第25页 |
·氟石膏溶解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氟石膏的粉磨制度 | 第26页 |
·氟石膏物理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26-27页 |
·XRD 试验 | 第27页 |
·SEM 试验 | 第27页 |
·废弃氟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35页 |
·不同水膏比对废弃氟石膏溶解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温度对废弃氟石膏水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可溶性杂质对氟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pH 值对废弃氟石膏水化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保水剂甲基纤维素的对氟石膏原样的性能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粉磨细度对氟石膏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晶种对氟石膏水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废弃氟石膏的改性 | 第35-39页 |
·废弃氟石膏改性方案的确定 | 第35-36页 |
·废弃氟石膏工艺流程图 | 第36-37页 |
·废弃氟石膏改性生产工艺流程图 | 第37-38页 |
·废弃氟石膏改性前后的基本性能 | 第38-39页 |
·废弃氟石膏改性前后的微观形貌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改性氟石膏在水泥和建材中的应用 | 第40-51页 |
·试验原料 | 第40-41页 |
·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水泥基本性能的测定 | 第41页 |
·水泥水化热的测试 | 第41-42页 |
·改性氟石膏用做水泥缓凝剂时的应用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改性氟石膏与粉煤灰在降低水泥水化热上的应用 | 第43-48页 |
·粉煤灰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44-46页 |
·双掺改性氟石膏和粉煤灰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温度对双掺胶凝材料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47-48页 |
·改性氟石膏作水泥早强剂的使用 | 第48-49页 |
·在粉刷石膏上的应用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石灰乳—聚合氯化铝处理高含氟废水的研究 | 第51-63页 |
·主要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51-52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1-52页 |
·主要试验药品 | 第52页 |
·废水水质及溶液的配制 | 第52-53页 |
·废水水质 | 第5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2-53页 |
·一段除氟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3-56页 |
·pH 值对除氟的影响 | 第53-54页 |
·搅拌时间对一段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4页 |
·沉淀时间对一段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搅拌强度对一段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一段除氟工艺参数 | 第55-56页 |
·二段除氟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pH 值对二段除氟效果影响 | 第56页 |
·聚合氯化铝添加量对二段除氟效果影响 | 第56-57页 |
·二段除氟工艺参数 | 第57页 |
·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对比研究 | 第57-61页 |
·pH 变化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对比 | 第57-58页 |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对比 | 第58-59页 |
·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对比 | 第59-60页 |
·沉降速度的对比 | 第60-61页 |
·静态放大试验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其它除氟工艺流程探讨 | 第63-67页 |
·同离子效应除氟工艺 | 第63-64页 |
·两段沉淀法除氟流程工艺 | 第64-65页 |
·晶种效应除氟工艺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1.废弃氟石膏的改性利用 | 第67-68页 |
2.高含氟水处理的处理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它成果) | 第76-78页 |
摘要 | 第78-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