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引言第14-16页
一、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基本问题第16-25页
 (一)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问题的由来第16-17页
 (二)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概念第17-18页
 (三)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性质第18-19页
 (四)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特征第19-20页
 (五)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分类第20-22页
  1、不自证其罪免证权、亲属免证权、特殊职业免证权、公务免证权第20页
  2、宪法性免证权、非宪法性免证权第20-21页
  3、私人免证权、公共政策免证权第21页
  4、分类免证权、个案免证权第21-22页
 (六) 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与相关概念间的关系第22-25页
  1、证人免证权与作证豁免权的关系第22-23页
  2、证人免证权与不自证其罪的关系第23-24页
  3、证人免证权与作证义务的关系第24-25页
二、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基础第25-30页
 (一) 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理论依据第25-27页
  1、言论自由说第25页
  2、平衡权利义务说第25-26页
  3、证据效力存疑说第26页
  4、价值冲突理性选择说第26-27页
 (二) 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价值基础第27-30页
  1、自由第28页
  2、秩序第28-29页
  3、正义第29页
  4、效益第29-30页
三、对于中外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制度的考察第30-37页
 (一) 中外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历史起源第30-32页
  1、我国有关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历史起源第30-31页
  2、外国有关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历史起源第31-32页
  3、中外有关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历史起源比较第32页
 (二) 中外有关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立法现状第32-37页
  1、我国有关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立法现状第32-34页
  2、国外有关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立法现状第34-37页
四、我国实行刑事诉讼免证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7-41页
 (一) 我国实行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必要性第37-38页
  1、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第37页
  2、促进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第37-38页
  3、保障诉讼经济第38页
  4、维持婚姻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第38页
 (二) 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可行性第38-41页
  1、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历史文化基础第39页
  2、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法制基础第39-40页
  3、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物质技术基础第40-41页
五、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构想第41-52页
 (一) 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注意事项第42-43页
  1、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前提第42页
  2、学习借鉴外国相关规定第42-43页
  3、立足中国法制现状和公民法治意识第43页
 (三) 在我国设立刑事诉讼证人免证权的内容第43-47页
  1、证人不自证其罪第44页
  2、亲属关系免证权第44-45页
  3、职业秘密免证权第45-46页
  4、公务秘密免证权第46-47页
 (四)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免证权的限制例外第47-48页
 (五) 证人免证权制度的程序设计第48-52页
  1、告知证人享有免证权第49页
  2、相关证人对于免证权的申请与放弃第49-50页
  3、机关的审查裁定第50页
  4、免证权不当行使时的责任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本人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的合理配置
下一篇: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