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铜选冶尾矿生物浸出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生物湿法冶金 | 第10-13页 |
·浸矿微生物 | 第10-12页 |
·生物冶金作用机理 | 第12页 |
·矿物学与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浸矿体系研究规模 | 第13页 |
·尾矿研究及其利用 | 第13-15页 |
·实时定量荧光PCR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三种尾矿的槽浸研究 | 第1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矿物 | 第18页 |
·浸矿微生物 | 第18-19页 |
·槽浸实验 | 第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7页 |
·矿物分析 | 第19-20页 |
·生物浸出及矿物物相分析 | 第20-23页 |
·电位及矿物性质的影响 | 第23-24页 |
·矿物成分分析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高温摇瓶浸出酸浸渣的研究 | 第29-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页 |
·矿物及菌种 | 第29页 |
·浸出实验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高温浸出效果及矿物分析 | 第29-32页 |
·不加氨苄青霉素的酸浸对照浸出效果及矿物分析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添加亚铁离子的槽浸酸浸渣的研究 | 第33-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页 |
·矿物和菌种 | 第33页 |
·槽浸实验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亚铁离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亚铁离子对电位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亚铁离子加入对酸浸渣中铜浸出的影响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浸出过程中群落动态的研究 | 第39-5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细菌收集及DNA的提取 | 第39页 |
·特异性引物 | 第39-40页 |
·RT-PCR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反应结果可靠性分析 | 第40-41页 |
·三种尾矿槽浸体系中群落演替分析 | 第41-49页 |
·高温摇瓶浸出酸浸渣的菌群分析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