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31页 |
·禽白血病病毒 | 第13-17页 |
·病原学 | 第13-14页 |
·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 | 第14-16页 |
·流行病学 | 第16页 |
·诊断方法 | 第16-17页 |
·花青素 | 第17-24页 |
·花青素的概述 | 第17-18页 |
·花色苷的结构 | 第18-19页 |
·花色苷的生理作用 | 第19-24页 |
·NF-κB | 第24-29页 |
·NF-κ B 的概述 | 第24页 |
·NF-κ B 家族 | 第24-25页 |
·NF-κB 的激活 | 第25-26页 |
·生物学功能 | 第26-27页 |
·检测方法 | 第27-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9-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9页 |
·禽白血病病毒的鉴定与 Real-time PCR 定量 | 第31-40页 |
·毒株、菌株、细胞和质粒 | 第31页 |
·酶和试剂 | 第31页 |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31-32页 |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 第32页 |
·ALV-A 的鉴定 | 第32-38页 |
·real-time 法绝对定量 ALV-A 病毒 | 第38-40页 |
·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 DF-1 细胞的作用 | 第40-43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 DF-1 细胞的作用及其最适终浓度的测定 | 第41-43页 |
·MTT 法检测六种花色苷对 DF-1 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 | 第43页 |
·应用 MTT 法检测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细胞的生物活性 | 第43-44页 |
·材料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4页 |
·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细胞的 NF-κB 活性检测 | 第44-49页 |
·毒株、菌株、细胞和质粒 | 第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44-45页 |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 第45页 |
·细胞培养 | 第45页 |
·病毒的繁殖 | 第45页 |
·核蛋白的提取 | 第45-46页 |
·BCA 蛋白定量分析 | 第46-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71页 |
·禽白血病病毒的鉴定与 Real-time PCR 定量 | 第49-55页 |
·ALV-A 的鉴定 3.1.1 .1 PCR 检测结果 | 第49-52页 |
·real time PCR 结果 | 第52-55页 |
·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 DF-1 细胞的作用 | 第55-63页 |
·细胞浓度如下: | 第55页 |
·十种不同浓度花青素对 DF-1 细胞贴壁的影响观察结果制成图表如下: | 第55-57页 |
·花色苷对 DF-1 细胞生长的影响观察结果 | 第57-60页 |
·MTT 法检测六种花色苷对 DF-1 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 | 第60-63页 |
·应用 MTT 法检测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细胞的生物活 | 第63-69页 |
·细胞浓度如下: | 第63页 |
·MTT 法检测结果 | 第63-69页 |
·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细胞的 NF-κ B 活性检测 | 第69-71页 |
·BCA 蛋白定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9页 |
·核蛋白含量 | 第69-70页 |
·NF-κ B 试剂检测 | 第70-71页 |
4 讨论 | 第71-75页 |
·禽白血病病毒的鉴定与 Real-time PCR 定量 | 第71页 |
·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 DF-1 细胞的作用 | 第71-73页 |
·应用 MTT 法检测不同物种来源花色苷对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细胞的生物活性 | 第73-74页 |
·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细胞的 NF-κ B 活性检测 | 第74-75页 |
5 结论 | 第75-7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7 致谢 | 第83-84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