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研究与开发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称重装置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称重算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 第2章 动态称重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8页 |
| ·动态称重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 第16页 |
| ·动态称重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6-20页 |
| ·硬件设计方案 | 第17-19页 |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 ·ARM处理器选型 | 第20-23页 |
| ·ARM处理器介绍 | 第20-21页 |
| ·ARM处理器EP7312 | 第21-23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3-27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介绍 | 第23-24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动态称重系统硬件实现 | 第28-42页 |
| ·动态称重系统核心硬件实现 | 第28-35页 |
| ·EP7312最小系统设计 | 第28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 ·存储器系统设计 | 第30-33页 |
| ·JTAG模块设计 | 第33页 |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33-35页 |
| ·人机接口硬件实现 | 第35-39页 |
| ·LCD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 ·键盘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 ·串口模块设计 | 第37页 |
| ·实时时钟模块设计 | 第37-38页 |
| ·打印机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 ·动态称重系统电路板制作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动态称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 第42-60页 |
| ·启动文件设计 | 第42-45页 |
| ·启动代码功能与流程 | 第42-43页 |
| ·中断向量表与堆栈分配 | 第43-44页 |
| ·存储与应用程序初始化 | 第44-45页 |
| ·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 | 第45-48页 |
| ·存储管理单元(MMU) | 第45-46页 |
| ·MMU的地址变换 | 第46-47页 |
| ·页表映射与存储空间分配 | 第47-48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第48-59页 |
|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第48-51页 |
| ·μC/GUI图形显系统移植 | 第51-54页 |
| ·硬件接口驱动程序实现 | 第54-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动态称重系统软件与算法设计 | 第60-78页 |
| ·系统多任务划分 | 第60-65页 |
| ·任务总体划分 | 第60-61页 |
| ·任务分析 | 第61-65页 |
| ·动态称重系统菜单与用户界面设计 | 第65-69页 |
| ·菜单设计 | 第65-68页 |
| ·人机界面实现 | 第68-69页 |
| ·动态称重系统算法研究 | 第69-76页 |
| ·车辆动态称重模型建立 | 第69-72页 |
| ·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参数估计方法 | 第72-73页 |
| ·仿真模型的MATLAB实现 | 第73-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