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 第10页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0-12页 |
三、民族文化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满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 第14-23页 |
·满族文化的内涵 | 第14-20页 |
·丰富的精神遗产,蔚为大观的满族文学和艺术 | 第14-15页 |
·悠久的历史沉淀,富有特色的八旗制度 | 第15-16页 |
·灿烂的建筑文化和丰富的建筑遗产 | 第16-17页 |
·在劳动中创造的灿若流星的满族文字 | 第17-18页 |
·原始古朴神秘的萨满教 | 第18-19页 |
·独具特色的满族服饰 | 第19-20页 |
·满族文化的特色 | 第20-23页 |
·鲜明的民族自我意识 | 第20页 |
·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特性下的创新发展 | 第20-21页 |
·其他特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满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 | 第23-28页 |
·历史上满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交融 | 第23-24页 |
·满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 第23-24页 |
·满族文化与蒙古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 | 第24页 |
·满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 第24-25页 |
·促进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 | 第25页 |
·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第25页 |
·满族文化的贡献 | 第25-28页 |
·教育方面 | 第25-26页 |
·语言文字方面 | 第26页 |
·文学方面 | 第26-27页 |
·饮食方面 | 第27页 |
·八旗制度,促进民族联合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正确认识满族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28-36页 |
·正确对待“满族文化消失论”及其变迁 | 第28-30页 |
·所谓“满族文化消失论”的外在表现 | 第28页 |
·所谓“满族文化消失论”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正确认识所谓“汉化” | 第30页 |
·以世界眼光对待满族文化的发展问题 | 第30-34页 |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渗透与挑战 | 第31-32页 |
·如何正确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满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 第32-34页 |
·增强满族文化的感召力和竞争力 | 第34-35页 |
·“扬弃”满族文化,符合时代需求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繁荣满族文化事业,促进满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36-47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发展满族文化事业 | 第36-40页 |
·推进满族文化的创新,实现满族文化现代化 | 第37-38页 |
·挖掘和保护满族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 第38-39页 |
·加强满族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发挥满族文化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 | 第40-45页 |
·树立科学的满族文化经济发展观,做大满族地区的文化产业 | 第40-41页 |
·加快满族文化产业建设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设 | 第41-43页 |
·利用历史遗产和风俗特点,开发旅游业 | 第43-45页 |
·抓住机遇,以振兴东北经济带动满族文化的发展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