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导言 | 第11-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地方政府 | 第13-14页 |
·地方政府投资 | 第14-15页 |
·地方政府投资效率 | 第15-16页 |
·财政分权 | 第16-17页 |
2 财政分权理论及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文献述评 | 第17-21页 |
·财政分权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18页 |
·财政分权度量指标 | 第18-19页 |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 第19-20页 |
·政府投资效率文献回顾 | 第20-21页 |
3 财政分权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现状 | 第21-33页 |
·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范围 | 第21-24页 |
·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21-22页 |
·地方政府责任范围 | 第22-24页 |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问题 | 第24-30页 |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规模与效率损失 | 第25-27页 |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结构与效率损失 | 第27-29页 |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的产出与效率损失 | 第29-30页 |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30-33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30页 |
·变量数据选择 | 第30-31页 |
·模型结果检验 | 第31-33页 |
4 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考察 | 第33-43页 |
·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33-35页 |
·计划经济下的集权型财政体制 | 第33页 |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财政分权的探索 | 第33-34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财政分权的规范 | 第34-35页 |
·我国当前财政分权现状考察 | 第35-43页 |
·我国当前财政分权水平的综合衡量 | 第35-38页 |
·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8-43页 |
5 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影响途径:基于博弈论的解释 | 第43-54页 |
·地方政府投资博弈行为的理论假设 | 第43-44页 |
·政府之间的投资博弈模型 | 第44-50页 |
·政治晋升博弈模型 | 第44-45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纵向博弈模型 | 第45-47页 |
·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博弈模型 | 第47-50页 |
·财政分权制度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传导作用 | 第50-54页 |
·事权层层下移对投资效率的负面效应 | 第50-52页 |
·地方财力困难对投资效率的负面效应 | 第52-54页 |
6 提高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4-64页 |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层级及支出责任 | 第54-56页 |
·推行"省管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 | 第54-55页 |
·明确划分中央、省、县(市)三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 | 第55-56页 |
·培养地方稳定财源 | 第56-58页 |
·下放纵向税收立法权 | 第56页 |
·加强地方税种的建设 | 第56-57页 |
·借贷分权: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 第57-58页 |
·构建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8-61页 |
·中央对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 第58-60页 |
·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 | 第60-61页 |
·健全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 | 第61-62页 |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 第61页 |
·加强辖区居民监督 | 第61页 |
·建全官员问责制 | 第61-62页 |
·加快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 第62-64页 |
·建立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 第62-63页 |
·建立健全公众对预算监督机制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